登录

《自槜李至毗陵道中》宋杨冠卿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杨冠卿

《自槜李至毗陵道中》原文

风捲云归雨忽晴,月轮安稳上青冥。

怪来枕底流泉急,去年短桅初不停。

现代文赏析、翻译

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对沿途自然景色的敏锐感知与感受。以下是按照您的要求所做的赏析以及现代文译文:

原诗《自槜李至毗陵道中》是宋代诗人杨冠卿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风卷云归、雨过天晴的景象,以及月轮高悬、夜色清朗的夜晚。同时,诗人通过独特的感受,将溪水急流与去年船桅的坚定联系起来,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句“风捲云归雨忽晴”,短短七个字,就生动描绘出了一幅风起云涌、雨过天晴的景象。诗人以“风卷云归”形容狂风席卷乌云,仿佛自然界也在为诗人的旅程助威。而“雨忽晴”则形象地描绘出雨过天晴的瞬间,仿佛大自然也在为诗人的临时歇脚地点喝彩。“忽”字则体现出了诗歌行文变化有致的特点,显得气象生动,与上下句的主词变化有着一种自然的韵味。

紧接着第二句,“月轮安稳上青冥”,通过借月高之境和洗涤过的心情安稳的表现,诗人描绘出一幅月色清朗、夜色幽深的画面。这里,“安稳”一词更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安详,对旅途的疲倦和困扰也暂时抛诸脑后。

在诗的后两句,“怪来枕底流泉急,去年短桅初不停。”诗人将溪水急流的声响比作枕底的潺潺流水,让人惊异于大自然的声响竟然如此生动逼真。同时,诗人也通过这一描绘,表达了对去年旅程的怀念和不舍。尽管水流湍急,但诗人依然选择不停下船,继续前行。这一选择在诗中寓意着诗人对于未知的探索和对于未来的期待。

在现代文翻译中,我们可以将诗句翻译为:“风卷云散,雨过天晴,月亮稳稳地挂在青蓝的天空中。奇怪的是,我竟然能听到枕下的溪水潺潺流动的声音,那正是去年我扬帆起航时不停歇的短桅。”这样的翻译尽可能保留了原诗的意象和情感,同时也便于现代读者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风起云涌、月色清朗的景象,以及溪水急流的声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和对未知前路的期待。整首诗清新自然,韵味深长,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