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吴江道中》宋杨冠卿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杨冠卿

《吴江道中》原文

坏郭郊丘里,长桥烟浪间。

幽花经雨润,独鸟受风还。

春水围丛薄,晴云吐乱山。

莫将吴越恨,添入二毛斑。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诗题是“吴江道中”,按吴江的地域特点,这“道中”该是水路,因为从内容看,诗人在吴江(属江苏)道上舟行江中,所感所思,是典型的“水路”风光。

首联“坏郭郊丘里,长桥烟浪间”,诗人把吴江描绘成一幅画图,而且是最有诗意的画图。城郭破坏,村落荒芜,一片凄凉衰败景象,而长桥烟雾迷茫,水波荡漾在中间。从这两句中我们既可以看出诗人衰颓残伤的感情,又可以想见当时社会大乱,一至于此,令人哀惋。同时,“坏郭”、“郊丘”是诗人目睹今日的惨象而回忆起汴京汴梁一带当年繁盛的景象:花团锦簇,灯烛辉煌;鼓乐喧天,觥筹交错。诗人感慨万千而掉下泪来。这里的“烟浪间”既是指桥横水阔,薄雾缭绕的江景,又似喻示作者此刻心潮迭起,迷乱如江中烟雾。“间”字包含了这个意思。这就是次句所要道出的。

次句写烟浪中之景,既是写实又饱含着诗人深情。当时乱后春归,“初绿依流水”。多情的桃花有感于风雨、又最易于表达人心灵深处的故国情思和时空短促、去住匆忙的慨叹。所以第三句“幽花经雨润”,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第四句“独鸟受风还”与前一句相表里,“还”字照应上文的“归”,也是以鸟的翻飞回翔暗示诗人往昔追随的人有的归来、有的飘零已去;世事如梦。

五六两句:“春水围丛薄,晴云吐乱山。”以风物宛然胜景展示出自然之美。吴江之春像一位慈母一样拥抱了这片平原、小丘。雨水滋蔓,堤畔多青莎;晴日融暖着平原的水,泛着象乳般的细波,草地和丛薄为雨水的润泽变得分外妩媚,“生意满眼”。远处的群山笼罩在晴云之中;重叠有姿,天气大好。“晴云吐”的“吐”字极有精神,它不仅写出了云的流动,而且以动衬静,突出了山间的幽静。这两句对仗工整,诗意盎然。

最后两句:“莫将吴越恨,添入二毛斑。”以抒情作结。这里的“莫将”、“恨”实际上是劝人不要把吴越(吴指苏州一带;越即越州一带)的荒凉归罪于飘零去住的人们的身上。“二毛斑”不要归罪于我这样风烛残年的人吧!这是诗人对前途暗淡的感慨。当然这也许是他看到祖国河山因战乱而破败不堪引起的有感而发。不管怎样这结尾词调显得低沉下来。

总之,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而又变换自然、语言清新洒落(如用“坏郭”、“长桥”、“幽花”、“独鸟”、“春水”、“丛薄”、“晴云”等词语),是一首优美的山水田园诗篇。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