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张元干
此生无意入修门,粗饱鸡豚短褐温。
卜筑几椽临水屋,经营数亩傍山园。
酒杯剩喜故人饮,书帙能遮老眼昏。
身世颇同猿择木,功名谁问鹤乘轩。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赏析这首诗:
次友人书怀 其一
张元干
此生无意入修门,粗饱鸡豚短褐温。 卜筑几椽临水屋,经营数亩傍山园。 酒杯剩喜故人饮,书帙能遮老眼昏。 身世颇同猿择木,功名谁问鹤乘轩。
这是一首抒写感慨的诗。张元干一生力主抗战,反对议和。这首诗就抒发了这种爱国思想。“此生无意入修门,粗饱鸡豚短褐温。”这是说:我这一生没有其它奢望,只求粗茶淡饭就行了。作者早年曾考中进士,当过将作监丞,然而在当时政治形势下,高宗所望,只是偏安江南,因此他一直无法得到重用。他给友人信中说:“平生慷慨,无不出自天性,而晚节末路,为乐甚鲜。朝事苟且益增侈,有动心丧志之危,力与违;时事凄凉无激劝,久失业。”在饱经忧患之后,他唯恐直言忤上,再遭废斥。所以他并不寄望要改入皇家书院、高中鼎甲了此一生;如今暂时生活在这“短褐”、“鸡豚”恬静闲适环境中聊以度日罢了。国恨家愁鞭策他需济世安邦,“草庐”务虚名也累之过于剑戟丛中;但在国难当头之时他又诚切地希望能够入朝尽节呢!前四句一气写成、自开自合。“卜筑”二句言居处幽僻。“临水屋”、“傍山园”,具体说明卜居之佳处。大诗人杜甫青年时代就憧憬“卜筑”幽居以乐终身。“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他对山居情有独钟于此可见一斑。“酒杯”二句是说自己年老了、无法如往昔一般驰骋疆场了;但仍热望有故交新知举杯痛饮,相与谈心!这几句蕴含着这位爱国诗人耿耿难忘前游武的旧事。金兵犯京后他即去江淮前线。“身世颇同猿择木”,这“猿择木”事有关两位大文学家及民族之恨、作者借以喻南宋小朝廷似离水之鱼难求复生;“功名谁问鹤乘轩”,极言如李纲、胡铨那样抗敌志士却弃而不用!诗人通过正反对比突出报国无门的幽愤。“书帙能遮老眼昏”以淡笔收住了前面所述愤慨之情。“帙”有包袱引申为包裹、围屏等意。故人在乱离漂泊中能够有书可读也不容易了。“老”不仅是年龄在“暮”而国事却仍然一片渺茫!尽管诗中倾注着强烈的忧愤和爱国的深情但诗格仍趋于婉约低沉缺少热烈奔放之气、因为这里是泛写“此生”;前有报国决心如赴国难与郭沫若那阕悲歌和冀图的著名《满江红》可以对比阅读;结尾在荡气回肠悲壮忧愤之情之后终究低沉在一种遥深、遥渺之境。这种格调虽在当时具有很大的感召力,与宋诗中的杨万里、范成大诸人诗风有某些相通之处,然而毕竟在那个时代注定了它的基本色调是偏于凄楚低沉的!这首诗既展示了诗人开阔的心胸襟抱又揭示出他力图忘却现实的痛苦与愤慨的情调,这种悲而不伤、清而不淡的境界值得深入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