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张元干
的皪数枝斜,冰雪萦余态。烛外尊前满眼春,风味年年在。
老去惜花深,醉里愁多日煞。冷蕊孤芳底处愁,少个人人戴。
卜算子·梅
作者:张元干
原文及赏析:
原文:
的皪数枝斜,冰雪萦余态。烛外尊前满眼春,风味年年在。 老去惜花深,醉里愁多日煞。冷蕊孤芳底处愁,少个人人戴。
赏析:
张元干是南宋著名词人,早年词风俊逸、清丽,善用典故,意境深邃。然而随着时局的变化,词风也逐渐转为悲壮苍凉,此词正作于其壮心不已之时。上片以轻灵之笔,描写梅之高标逸韵,独立于众花之外。首二句写梅树几枝梅花斜伸着,不类花中之常见的整齐对称式样。如写来都按“书法艺术”之类法则那就失去了她独枝斜逸的美趣。更反衬出不取表面的繁华竞胜之美。“冰雪”三句将梅白寒放在第一位,颇有功力。“雪”事具经反复修饰的字“的皪”,极其或然反衬下文梅花的“冰姿玉骨”,极言其神清骨俊;“冰雪”而能“萦余态”,极言其未衰先春之态;“烛外尊前”,从明烛外溢的春光和杯盘之间溢出的酒香,从嗅觉到视觉两相沟通,将梅花在春天里的所有风韵全部买收起来。上片虽写冬去春来花开花落的一般过程,却字字珠玑,含蕴着作者的艺术匠心。下片笔锋一转,又回到孤芳无人的哀愁。“老去惜花深”三句点明自已因年老体衰更爱花的原因。“醉里”两句抒发自己则因国恨家愁难以消除所以强醉中都带着离恨的哀愁。“冷蕊孤芳”此三句句具言其形其声无配当之人之境遇和风韵,“底处愁”正是他非尽善尽美常伴“人人”而作配花之要求安慰反遭逢了更多的误解和冷淡而愤慨之语。“少个人人戴”一句则是道尽了作者无法再享梅花“陪客”、“主人”身份的无可奈何、孤寂难禁之恨。此词借咏梅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词人借此自喻,表达了词人渴望能够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壮志,但却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之情。
译文:
在寒冬中傲然挺立的几枝梅花,洁白的花朵萦绕着未消的冰雪余迹。烛光以外尊席之前的满眼鲜花,饱含着她的耐得风寒独自放开的丰韵,让人联想起她不论条件如何艰苦都含笑绽放的风骨。我们都喜爱她清香、甘冷的高尚品行,,对她朝迎百芳暮散一枝的神态也只是会心颔笑不一定要把他守卫成林的。人在老年时候爱护爱护珍惜的花草更深重几倍!于是只有在醉酒之中烦恼也随着增多不少!孤零零的梅花到底在什么地方使我那样的忧愁呢?她不就是缺少了有人把她高高兴兴地戴在自己的头上作伴吗?
注释:
卜算子·梅:用商调作此词称“卜算子”。 意为以卜卦的形式占问梅花。 而标举梅花 。正作缺月中之最美的神态人想像起明天出嫁的美人而以此表明之心本 , 或寄托怀抱与早年今则顿置青云相比拟之情称物比 , 宋词中亦多用之。
的皪(lì):鲜明貌。 烛外尊前:指月光照映下的梅树和杯盘之中。 冷蕊:指梅花。 煞(shà):极也。 深:珍爱之意。 冷蕊孤芳:喻未嫁之闺女 。人人:指戴花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