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陈普
乍见无从那处生,非思非勉出天真。
苟无物欲相攻夺,人性如何有不仁。
孟子·乍见入井
宋·陈普
乍见无从那处生,非思非勉出天真。
苟无物欲相攻夺,人性如何有不仁。
陈普此诗,专咏《孟子·乍见之心》章,始用物理而终归人事。俗儒止以言语设譬,喻乍见不惊之意。即有所遗,将人我之情昧而不明。读先生诗,皆入理不晦。大抵情性中事大过於辞说。言路几何则似难行立坚刃之仁也,虽然上乘总不出“仁民而爱物”。古今习虚文为有思之名无有一言是乎学问所从来中人也但当日温厚纯乎天地之道复人性初矣如此清识盛怀久而愈光不难企矣焉!——庚谷其希以逾出于众人也矣乎。
此诗首句言人初见人时,心无所从,此理之当然,非思勉所能为也。次句言其自然如此,非有意为而为之也。如他人之乍见孺子入井,皆有所惊避之不遑,岂待学问思辨哉。惟圣人初无人我之私,心之所至,各皆如是耳。三四句承前申说所以更无他道只以无私欲之攻夺,初当然也今有人欲专制人之心以逞其私欲者乎、意岂不广哉以此易初见之心如故而已矣意苟能如此则人性如何而不仁乎、此诗人所以深致留思之意也。
今译:
初次相见无从生起感觉,天然本性无需思勉。如果没有物欲相互攻伐,人性怎会不体现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