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陈普
人间何处看真色,午夜天心月满时。
无限凡夫空肉眼,凝眸决眦望西施。
《赤壁赋中四句·目遇之而成色》——陈普
人间色彩何处寻,深夜月满心晴时。 茫茫众生皆肉眼,凝视翘望西施愁。
这首诗是对《赤壁赋》中的一句“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的独到见解。作者陈普以诗人的眼光,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人的肉眼并非能真正看到事物的本色,只有在特定的时刻,如午夜天心月满之时,才能看到事物的真色。
在赏析此诗时,我们首先要理解“凝眸决眦望西施”这一句。这句诗描绘了众生的肉眼无法真正看到西施的真实面貌,只能空洞地凝视着她,却无法真正理解她的内心世界。这无疑是对众生肉眼的一种揭示,同时也是对一种现象的描述:肉眼所能看到的事物往往是被世俗、观念等束缚住的假象。
现代文译文:“午夜天心月满时,人们只有在这样的时刻,才能接近真色,看透事物的本质。我们都有一双肉眼,但这双肉眼就像是一座高墙,让我们无法看清真实的世界。只有在深夜的月光洒满之时,我们的内心才会沉淀下来,像一面镜子般反射出真实的颜色。在这时候,我们可以尝试远离那些束缚住我们的世俗观念和主观认知,以便看清世界的本真。”
同时我们还可以把作者的心声化为一首歌词,“我的眼中映出的你是真实还是梦,/在你的面孔中我又能看到些什么?/你的是真色还是镜中花,/这需要我站在更高的地方去看。”这首歌词在表现作者对世界的探索和对真实世界的渴望的同时,也透露出对个体认知局限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