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陈普
太宗社稷是谁亡,独向迎仙斩二张。
景运门前方议事,杀身不必咎扶阳。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咏史下·五王
宋·陈普
太宗社稷是谁亡,独向迎仙斩二张。 景运门前方议事,杀身不必咎扶阳。
这首诗借五王之乱,对宋太宗的残暴昏庸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首句“太宗社稷是谁亡”问得蹊跷,乍似不经意,而含意却深。陈普诗文自成一家,尤长于史论,此论一出,更无拖泥带水之言。这一句实际上是总论五代十国时期诸国朝代的存亡得失,以此为鉴,暗讽宋太宗自取灭亡。社稷,指国家。
第二句“独向迎仙斩二张”紧接首句发议论。张士逊是宋太宗宠信的道士,名“迎仙”,这是隐语。张齐贤等诬告太子太师张彦方与赵普阴谋拥立楚王元佐为帝,宋太宗信以为真,收捕张彦方和张齐贤等处斩。此句意谓太宗自己信奉邪道,杀害忠良,不是自己取祸的原因。但是通过这似乎轻描淡写的句子表现了陈普义正辞严的态度,社会败亡的责任是由不得太宗这样的暴虐者的推卸的。陈普的话当然不是单纯的批判。如指第三句的话,“景运门前”几是指尽,这几还对欧阳修先任职谏官而被杀的冤案表示了同情。这里隐含着作者对朝政的强烈不满。他意在讽刺当朝者中有人像太宗信奉邪道而贻误国家一样,把持机要重地而祸国殃民。第四句“杀身不必咎扶阳”在前面议论的基础上作结论。“扶阳”为方术用语,指一种迷幻药。“不必”二字含义是:由于已无可挽回地自取灭亡了,故杀身之事在所不咎。这句看来似为叹息,实际上却是对宋太宗一类的权奸的严厉批评。
这首诗的议论是经过巧妙地融铸而成的,它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政的弊端,讽刺辛辣而有力。
现代文译文:
宋朝的太宗是如何导致宋朝的覆灭的呢?他只迷信道士而杀了两位重臣张彦方和张齐贤等人。在景运门前刚刚议论朝政大事,却身遭杀身之祸而不必怪罪于扶阳之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