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陈普
连珠复合璧,叹息复何年。
颠连多疾苦,道术极乖偏。
嫠妇不恤纬,杞国常忧天。
七夕遇雨
陈普
连珠复合璧,叹息复何年。 颠连多疾苦,道术极乖偏。 嫠妇不恤纬,杞国常忧天。 物情应已定,会待蛰相传。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正是七夕,天上牛郎织女相会,可惜天上飘洒的雨水,破坏了他们的约会。于是就更加引起作者的一些对于国事的忧思。在陈普的诗中,这往往是一种不自觉的联想,从雨中见到人,立刻想到天上的乱云;看到国事忧心,便从天上的风云变化推测其将来的动乱。至于想到天气这样坏,他们是没有会面的机会,所以这样的联想更有了力量。这是非常自然的。这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移情作用吧。
在写法上,此诗很象是以古喻今的议论。“连珠复合璧”,“叹息复何年”,自然是作者的同情,但是是深埋在诗句中的,不会立即发出呼吁,而是埋藏于心底,而通过贴切的比喻来暗示。次联直接描述当前情况“颠连多疾苦,道术极乖偏。”第三联是借人喻己,“嫠妇不恤纬,杞国常忧天”作者以“嫠妇”自喻,说明自己正在为国事操心的忧苦中。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对国事的深切关怀和忧思。末联作者认为尽管七夕人未会而心先会,但是未来的事情谁也不能预料,就目前看“物情应已定”所以还应该“会待蛰相传”。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国事的希望。整首诗写的既含蓄又深切,这种表现手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译文: 像连珠合璧般坚贞不渝的友谊,我们叹息何时能重逢?如今我颠沛流离饱受疾苦,所学之道术也大打折扣。我如同忧心国事而寝食难安的嫠妇,杞国人也是常常为天塌地陷忧愁。我想此时一切事情都已成定局,等待的是冬天孕育新机的时候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