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陈普
善言善行颜闵冉,子贡依然与有之。
可是晚年深性道,三年丧毕转依依。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论语·闻政章四首其一》是宋代诗人陈普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孔子弟子们的善言善行,而孔子自己也因此获得了善言善行的赞誉。然而,在晚年时,他对道德之道的追求更加深入,这也表现在他对于丧期结束后的仪式的关注和不舍。
诗的首句描绘了颜回、闵子骞、冉伯牛等孔子的弟子们,他们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和言行,而且还受到了孔子的高度赞扬。诗人运用对比手法,以此展现孔子对弟子的关注和肯定,也彰显出自己对于孔门学说的热爱。
次句中的“子贡”是指孔子的高足——子贡,他是著名的言语科人才,但诗人用“依然与有之”强调其师兄弟之间的差异。这与“颜闵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突出了子贡的高超才能,又表现了他对弟子们的尊敬和推崇。
诗的第三句通过疑问的形式揭示了孔子的思想转变,这种转变来自于他对道德之道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可是晚年深性道”这句话强调了孔子在晚年时对道德的追求和敬重。这里的“深性道”也可以理解为对道之深邃的体悟和领悟。
最后一句“三年丧毕转依依”描述了丧期结束后,孔子对于丧礼的重视和不舍之情。这一句也表现了孔子对丧期的重视,也表达了他对道德的坚守和执着。这里的“转依依”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孔子的弟子们和他在晚年的思想转变,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德的敬重和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孔门学说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现代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善言善行,同时也展现了孔子在晚年时对道德的深入追求。丧期结束后,他对丧礼的重视和不舍之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道德的敬重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孔门学说的热爱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