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陈普
何事佛貍能度淮,中原千尺髑髅台。
无巢燕子宁依树,不入乌衣巷裹来。
现代文译文:
为什么刘裕的佛狸猫能渡过淮河,中原千尺的骷髅台伫立着。无巢的燕子宁愿依附在树上,也不愿进入乌衣巷。
赏析:
这首诗借用了刘裕北伐最终失败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刘裕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曾两次进行北伐,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其中,“佛貍能度淮”一句,借用佛貍猫的形象,表达了刘裕北伐失败的历史事实。
“中原千尺髑髅台”则是指刘裕北伐中在中原所发生的悲剧。因为当时南北朝之间的战争相当惨烈,有很多无辜的生命丧生在战争中。刘裕虽然是个出色的将领,但也无力扭转战局。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何事佛貍能度淮”便成了问题。这首诗不仅仅是谴责了刘裕的无能,同时也对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反思。
最后两句“无巢燕子宁依树,不入乌衣巷裹来”,则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燕子是一种常见的候鸟,它们在古时常常被用来象征国家的兴衰和历史的变迁。诗人借燕子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即历史变迁中的人们,宁愿选择平凡的生活方式,也不愿去追求权力和富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民生活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人也通过借用了佛貍猫、燕子等形象,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