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陈普
气化流行出一元,生生之理自天根。
倘无斤斧牛羊累,触处均沾雨露恩。
孟子·牛山
宋·陈普
气化流行出一元,生生之理自天根。 倘无斤斧牛羊累,触处均沾雨露恩。
这是一首借山川草木以抒发对当时残酷的剥削、压迫的愤慨的诗。
首句“气化流行出一元”是说,万物由阴阳二气派生出来,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气化流行”指的是这一宇宙形成的过程。“出一元”是说万物的根本、本体便是“一”。如果简单说来便是:“阴阳二气派生万物。”此是本诗的哲理基调。这句可以发思古之幽思,唤醒人们的生存意识。大自然融会着天地间巨大的生气和灵气,它孕育了万物,养育了人类,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根基。
“生生之理自天根”是对“气化流行”的进一步阐发。“生生之理”即指一切生物生生不息的道理。“天根”可以理解为宇宙、天地万物的本源。“自天根”是说生生之理在宇宙天地间产生、发展、变化、流变的根本源头。这句诗是说宇宙间一切生命的产生是最根本的事。
“倘无斤斧牛羊累,触处均沾雨露恩。”是全诗的结穴。“斤斧”和“牛羊”都是对残酷剥削、压迫的喻言,在剥削和压迫下,山川被砍伐破坏,河流被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穷人就得不到及时的雨露滋润;即是生存下去了也“谈何容易”,毫无天恩(即活下去的权利)恩泽,可谓求生存者坠入山川海洋。也可以反过来认为大好山川给这些困苦万状的人们赐下了或遗留着不绝如缕生存(湿湿漉毛茸的)下去(补以春风土革盛等)的机会。触处均沾雨露恩”有如孟郊《感别赋》中说的“嗟酸涩,雨露之所濡”。山川草木本是生生之恩泽最直接受用者,现在也遭到了厄运!言外之意人类则更不必说!可谓振聋发聩!这是诗人陈普写这首诗的初衷。
这首诗用词浅易晓畅,但哲理内涵丰富深邃。诗人用“一元”、“天根”、“斤斧牛羊”、“触处”等词句象征性地表达了宇宙生成、发展、变化、流变的过程和规律;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残酷剥削、压迫的愤慨;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生存意识的重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现代译文:宇宙万物由阴阳二气派生出来,生生之理便是天地间最根本的事。如果没有人滥砍滥伐和肆意践踏,大地上的草木便会生机盎然,生物们也都能享受到及时雨露的滋润和恩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