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孟子·理义悦心》宋陈普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陈普

《孟子·理义悦心》原文

刍豢膏梁嗜不休,悦尽之乐孰能求。

倘知礼义真滋味,陋巷箪瓢岂足忧。

现代文赏析、翻译

孟子·理义悦心

宋·陈普

食肉穿花日日忙,求饥安乐笑痴狂。 莫道理义甘如蜜,咀嚼还他味最长。

刍豢膏梁本是喜,尽情享受谁敢当。 若是知得道理味,陋巷箪瓢不慌张。

诗的前两句描摹了一些贪恋声色财气的形象,他们肆意求食求乐,放任狂妄痴迷。“食肉穿花”写其外表的富贵奢华,生动贴切。“日日忙”字见其无片刻闲暇之时。但却深深可见诗人对此类人物的厌恶与嘲讽。“求饥安乐笑痴狂”一个“笑”字则再次嘲讽了这些人的痴狂痴傻,描绘了他们的欲壑和灵魂。后两句转向描写真味,诗人倡导以“理义”充实内心世界,尽管住陋巷,生活箪瓢箪壶也不失为正常人。“莫道”两字如一声大喝,提出明确的理念。 “滋味”真是不止“咀嚼还他”那样简单了。“真滋味”中的这个“真”不能仅仅理解为主观体验的味美。客观上却也是一种真理的存在体现了一种方向的选择、价值取向的偏离的匡正,用孟子的话来说这就是浩然之气构成了人生最大最美的滋味了。客观上也达成了人对心灵最高的寄托与超越超越物质的欲壑蒙蔽心灵的深渊 。总的来说诗歌浅白直白。其中意象有歌颂的意思,诗中有论理的功能“孰能求此”。艺术的手法妙用民间的歌谣抒发了人民对统治者及浮糜淫乱的生活之憎恨轻蔑决不掩饰对其辛辣的嘲笑加以嘲笑会加大作品的魅力将议论的说教与民间俗语的魅力相融焕发出百姓平民独特的对事与物的大胆评说与讥讽。

现代文译文:

天天享受着美食和花丛中的乐趣,却不知道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如果能够明白礼义的真正滋味,即使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吃着从箪里拿出来的瓢里装着的食物又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