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陈普
禽兽纵横鬼魅多,人间岐路总差讹。
当时缄口终无语,天理民彝竟若何。
《孟子·孟子好辩》
禽兽纵横鬼魅多,人间岐路总差讹。 当时缄口终无语,天理民彝竟若何。
这是宋代诗人陈普所作的一首诗,诗名为《孟子·孟子好辩》。这首诗的主题是探讨孟子的思想,特别是他好辩的性格。
“禽兽纵横鬼魅多,人间岐路总差讹。” 这两句借用了描绘乱世的象征。作者形容当时的世道如禽兽纵横,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混乱争斗就像鬼魅的诡秘横行,险恶莫测。这也是一个充满矛盾和纷争的时代,就像歧路上的行人总是迷失方向,不知如何选择。
“当时缄口终无语,天理民彝竟若何。” 这里的“当时”指的是孟子的时代。缄口终无语,暗喻孟子虽有诸多言论,却无法改变整个社会的乱象。作者在最后发出疑问:“天理民彝竟若何?”这代表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深忧虑,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仁义、天理这些儒家核心价值观的深深关心。
在陈普的眼中,孟子是那个时代的智者,虽然言论难以改变世界,但他的精神内核(即“天理”、“民彝”)应该被所有人尊重并践行。陈普在这首诗中表现出对儒家思想和孟子思想的深深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孟子好辩为主题,通过描绘乱世和孟子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对儒家思想和社会的深深忧虑。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仁义、天理等儒家核心价值观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