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朱敦儒
宴阕。散津亭鼓吹扁舟发。离魂黯、隐隐阳关彻。更风愁雨细添凄切。
恨结。叹良朋雅会轻离诀。一年价、把酒风花月。便山遥水远分吴越。
书倩雁,梦借蝶。重相见、且把归期说。只愁到他日,彼此萍踪别。总难如、前会时节。
踏歌
宋 朱敦儒
宴阕。散津亭鼓吹扁舟发。离魂黯、隐隐阳关彻。更风愁雨细添凄切。恨结。叹良朋雅会轻离诀。一年价、把酒风花月。便山遥水远分吴越。书倩雁,梦借蝶。重相见、且把归期说。只愁到他日,彼此萍踪别。
译文
酒宴结束时,我站在津亭里,听着那送别的鼓声和箫声,看着小船离岸远去。她的魂魄黯然离去,离别之痛阵阵袭来,隐约听到《阳关曲》的彻响在耳边回荡。风吹雨打更增添了凄切的离别之情。恨啊,离别之恨,哀叹这一段时间以来所追求的高雅的朋友之交就这样轻易地结束了这段情缘。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风花雪月中把酒作乐。山遥水远分隔两地虽然很难忘怀,分别以后有信使时托书传言,有梦境里不妨借蝶传词,重见时彼此说明归期约定,当时只恐怕到日后他日彼此形同漂萍离散,萍踪难再相逢,再见无期,忧虑、懊悔难当 。
朱敦儒的《踏歌》通过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意象的巧妙组合与流动感赋予诗情的回环往复结构形式完美的表达了他人生遭际及对外界对自我内在生命如山水形胜映照如梦人生的表征以及旷放疏朗汪洋自诩独立之个性。虽然“山遥水远分吴越”的分别之苦让人想到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却也不失其清旷秀美之气在一种高古深清的格调中透露出词人淡然超旷的襟怀。“且把归期说”更是将词人旷达疏放之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词既是一幅绝妙的风俗画,又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咏叹人生之词。
现代文译文:
酒宴结束时,我在津亭里听到了送别的鼓声和箫声,看到小船离岸远去。她像魂魄被夺一般,离去时隐隐约约传来《阳关曲》的彻响在耳边回荡。风吹雨打更增添了凄切的离别之情。我哀叹这段缘分轻易地结束了这段情缘。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风花雪月中把酒作乐。山遥水远分隔两地虽然很难忘怀,分别以后有信使时托书传言,有梦境里重见时约定归期。只是到了日后他日彼此形同漂萍离散,再见无期怎不让人忧虑、懊悔难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