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宋朱敦儒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朱敦儒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原文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现代文赏析、翻译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 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 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这首词借旅雁的命运,表现了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

朱敦儒在两宋词史上是一位重要词人。他早年生活优裕,既有“独鹤归汀”,也有“放犊‘吞牛’志自怜”的青年锐气,可是南宋政权建立后,当时朱敦儒竟作“上有不能下不能斗”,貌似人杰,而满口歌者流类怂恿君相卖国罪言以邀宠者(《宋史》本传)。所以这首词借旅雁的命运,表现了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大雁是候鸟,常结成群体飞行,一旦有一只雁离队南飞,群雁便会因“群”的失落而失去生机。词人借旅雁的命运,寄寓了自己飘泊无归的悲愤之情。“风雨”二字,暗示了作者那种四面受敌、国家河山支离破碎、朝政腐败、国势岌岌可危的社会气氛。开头两句既写旅雁的困苦与不幸,也象征当时自己国家四分五裂、飘泊无依的处境。

“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两句正面写失群的旅雁。在继续飞行中,大雁愈来愈疲劳,“两翅垂”甚至翅膀几乎连立也支撑不住了。“寒汀”或指原来雁群栖息的池塘;或指更低处临寒而濯的双足所依凭之沼泽草滩。“下寒汀”,如果不是寄寓了深厚的悲慨之情,这行动也就是寻常描绘。旅雁执意而飞,不肯就此离去,固处未申其志;“独”字当为雁志揭示:作为一士大夫阶层中的儒者志士而飘零泥涂,“九死其犹未悔”之赤诚抑或亦是他们所不愿的了。“矰缴忧相逼”,这句有两种解释:一是大雁怕弓箭的罗缴而逼迫远飞;一是言当时有人对自己的迫害与追踪而自己不得不远离故国。两句当以后者为妥。这八字既紧承“辛勤两翅垂”两句继续描绘孤雁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与高洁品格,又“以哀景写至愿之志”,情感积极而高昂,极有感染力。

“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上句仍写大雁的所在无踪与所向未卜的茫然前途。下句则化用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的意思:“谁听哀鸣急”的悲慨之中寄寓了有识之士、志士仁人孤鸣声闻天阍的急切希望和对方碌碌无为、苟且于世的苦闷与失望。“哀鸣急”反复三申其悲慨哀怨之情,感人肺腑。

这首词借旅雁的命运表现了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词人将大雁置于云海茫茫的无着无落之境地来写其孤苦可怜,这就使物我合二为一了。词人刻画大雁的形象别具匠心,它把忠于故国、忠于理想却命运不幸的两个灵魂揉合为一,使我们不能不叹服词人的匠心独运。此词在抒情上采用的是借物抒怀的手法;在语言上明快、洗炼而传神。这当是它的又一特色。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