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蔡襄
人禀天地中和生,气之正者为诚明。
诚明所锺皆贤杰,从容中道无欹倾。
嘉谋谠论范京兆,激奸纠缪扬王庭。
积羽沈舟毁销骨,正人夫从奸者朋。
主知膠固未遐弃,两轓五马犹专城。
欧阳祕阁官职卑,欲雪忠良无路岐。
累幅长书快幽愤,一责司谏心无疑。
人谓高君如挞市,出见缙绅无面皮。
高君携书奏天子,游言容色仍怡怡。
反谓范文谋疏阔,投彼南方诚为宜。
永叔忤意窜西蜀,不免一中谗人机。
汲黯尝纠公孙詐,弘於上前多谢之。
上待公孙礼益厚,当时史官犹刺讥。
司谏不能自引咎,复将忆过扬当时。
四公称贤尔不肖,谗言易入天难欺。
朝家若有观风使,此语请与风人诗。
在深邃的历史长河中,一个个或聪颖、或坚贞、或善良的贤能之士留下了浓厚的水墨,也成为了文学的一部分。他们的伟大事迹令人感佩,即使隔着遥远的时空,仍然熠熠生辉。蔡襄的《四贤一不肖诗》便是这样一首歌颂贤能的诗篇。
蔡襄,宋代的一位杰出诗人,他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高若讷、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四位贤能的形象,同时也揭示了他们的不幸遭遇。他以诗的形式,将他们的坚贞不屈、忠诚无私展现得淋漓尽致。
“人禀天地中和生,气之正者为诚明。”这句话,是蔡襄对这四位贤能的概括。他们生来便秉持天地间的中和之气,这种气正是最纯正的“诚明”,即真诚与明理。他们身上所蕴含的这种“诚明”,使他们成为了杰出的贤能。
“嘉谋谠论范京兆,激奸纠缪扬王庭。”这句诗描绘了范仲淹的忠诚与正直。他勇于发表良策宏论,能够激浊扬清,维护王庭的公正与秩序。他的这些行为,就像是在茫茫黑夜中点亮的一盏明灯,照亮了那些身处困境的人前进的道路。
诗人在描绘欧阳修时,用“累幅长书快幽愤”这一形象描述了他的悲愤之情和为忠良之志而奋力的决心。当欧阳修被贬谪到远方时,他仍坚定不移地秉持自己的理念,毫不妥协。这一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他的坚贞不屈和高尚的品质。
对于司马光,蔡襄赞美其为“忠诚胶固未遐弃”,赞美其坚守正道、不移忠心的精神。即使面临种种困难和挫折,他也未曾放弃对公正和真理的追求。
这首诗最后的“四公称贤尔不肖”以及“谗言易入天难欺”的描绘,充分揭示了善恶交织的人性。对于蔡襄自己而言,他深深地同情并感慨这四位贤能的遭遇,对于那些恶意中伤、扭曲事实的人,他表示了深深的愤慨和无奈。他呼吁当局要有公正的眼光和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有才能、有理想的人。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四位贤能的形象和高尚品质,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恶意的存在。这也体现了蔡襄诗篇的一个重要主题——对人性的深度反思和对社会公正的强烈期盼。他在描绘贤能的同时,也对社会的偏见和丑恶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发出了深深的忧虑和对公平正义的热切呼唤。他的诗歌成为了社会道德反思的一部分,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对于社会的理解与认识。
在这个复杂的时代里,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去理解和支持这些坚贞不屈的贤能之士,需要更多的正义与公平。而蔡襄的诗篇,将永远照亮那些勇敢前行的人们的心路历程,鼓励他们在困境中坚持下去,勇敢面对人性的矛盾和社会的丑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