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和君俞属疾见诒》宋韩维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韩维

《和君俞属疾见诒》原文

密桐新篠昼阴阴,独想禅房燕□□。

□□□□何者病,一尘不立本来心。

生涯易足惟高枕,物累难作是苦吟。

乘兴几时回杖履,后池泉溜有余音。

现代文赏析、翻译

当然可以,下面是我根据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够喜欢:

在欣赏韩维这首《和君俞属疾见诒》时,仿佛走进一个春日的园林,嫩绿的梧桐、新生的竹筱、幽静的禅房,还有几只翩飞的燕子。这里阳光明媚,万物欣欣向荣,诗人独坐禅房,与世无争。然而,疾病、尘世纷扰和物欲的诱惑却使他无法真正归隐。

首联“密桐新篠昼阴阴,独想禅房燕语声”形象描绘出诗人所在的环境以及他的孤独心情。密桐新竹,郁郁葱葱,禅房燕语,声声入耳。密桐竹筱是韩维环境的典型象征,而燕语则体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中有生命存在。这样,在优美的环境中存在生灵,本应是和谐的画面却突显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寥。

“□□□□何者病,一尘不立本来心。”颔联和颈联在诗歌艺术手法上为读者展示了对比的技巧。“何者病”既是对于实际存在的疾病(此为作者的托词)的揭示,也含有对自己深藏心病无法真正排遣的心绪的披露。这一点又是诗人对外在生活的表达。但是不管个人内在心境如何煎熬挣扎,“一尘不立本来心”,生活的繁琐之事诗人终不能避身其外,这才是真真实实地面对的问题。“一尘不立”,取自佛教寓言的境界,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禅的追求和理解。

尾联“乘兴几时回杖履,后池泉溜有余音”中,“乘兴”一句带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后池”则代表了诗人现在所处的环境。“有余音”则是环境声音的描绘,与首联“燕语”呼应,而诗人想要的是更纯粹的生活方式。

韩维以这首诗传达出一种在尘世中仍寻求内心平静的心境。诗中的禅意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透露出韩维的超脱和睿智。他在生活的困扰中寻求解脱之道,而这种寻求并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积极的面对。

现代译文:

在稠密的梧桐树下,新生的竹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阴郁。独自坐在禅房中,听着燕子的呢喃。究竟是谁惹来了这场病痛?不过是尘世中的一丝尘埃,却搅乱了原本清净的心。

生活本就足够简单,只需高枕无忧;过多的物欲牵绊,才是让人痛苦的根源。何时能再次带着兴致出游,漫步后池畔,听着泉水的潺潺?

这就是韩维通过这首诗传达出的生活态度:即使身处尘世,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超脱。他以自己的方式面对生活,寻求真正的自我。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