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韩维
犀皮包玉束作斤,有馈为子盘中珍。
爱之不欲食客众,夜密置酒呼其邻。
作诗盈纸颇瑰怪,胄出恐是龙之真。
流涎溢吻极称诧,两都无芹吴无莼。
念我故园事栽插,独于此物尤勤勤。
春芽怒迸地皮裂,采掇入撰无虚晨。
独留晚出补林罅,几日不见长过人。
新梢秀叶动清景,荫藉往往铺吾茵。
而今安得复致此,腹饱藜苋身埃尘。
在北宋诗坛上,韩维与梅尧臣友善,且都是晚年以文学为生。梅尧臣与欧阳修唱和颇多,以诗名当时。韩维虽与欧阳修、梅尧臣友善,但更倾向于苏轼。这首诗是韩维以诗答诗,以食笋事相赠。
诗的开头两句就描绘了馈赠的情景:犀皮包玉束作斤,有馈为子盘中珍。诗人朋友馈赠的笋,精美珍贵,诗人十分喜爱,舍不得一次吃掉,于是邀请邻友,置酒共赏。
接着四句写诗人对笋的珍爱:爱之不欲食客众,夜密置酒呼其邻。作诗盈纸颇瑰怪,胄出恐是龙之真。诗人把它当作席上珍品舍不得一个人享用,夜间再三吟味;以致一首诗都吟成了。他把看家的本领全拿了出来,唯恐迸出了龙的灵感,似在赞龙的出现把薄如细膜、绿如春水的笋形容成可能是化作了龙的诗骨和瑞征,简直是又回到古巫术和原始宗教的时代,让它预卜未来超人升仙的气运。流涎溢吻极称诧,“邻饮之兴既美甚”,便是赞美出格所致,“不类其劝苦”,此真不知李白乞援屈宋之机矣!梅诗的好处,“究岂此儿惯放舌?”恐在这里也不得不答:“是正不然!”尽管四杰以后诗坛放诞之气已成风气,但在梅尧臣身上这种风气还未曾成为习惯。
五、六两句是想象之辞:流涎溢吻极称诧,两都无芹吴无莼。写诗人想念故乡春耕时的情景:春芽怒迸地皮裂,采掇入撰无虚晨。新梢秀叶动清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食此物。”但是今在吴地别处无此芹莼之美矣!以不须写了结。诗人不但喜欢观赏笋景还把新笋纳入诗篇写出新笋的美好景色和味美质佳诱人馋嗜,“助口体耳腹之美”也正是一种对美的事物的向往之情。“欲使天下之人知足不辱”嘛!此情若是明言不值一提了,就让它深藏心里不言而自罢。这种委婉表达内心愿望的手法非古诗“亦体隐曲深”的方式不能称之为诗人艺术手法。于是写下了这样的尾联:独于此物尤勤勤,春芽晚出真可爱。而今安得复致此?“前句是虚写,说思家情切独爱此物;后句是实写自己希望再得此美味佳肴。”他希望朝廷起用他,能够再回到故乡去躬耕垅亩,采撷新笋。“蔬筍事无限!”“节宣房署可乐,局促余冬何赖”都没有落脚之处只有离开这个世界可以去做自己所憧憬的事业这就是我对抗永龄戏留分宁城的复征寓意所在的反映心态的具体解渎‘在我看来更加需要于此作为参阅其是不是不知吃是一种休闲菜肴值得讨味的乐趣所在呢?宋代“衣食足而后知廉耻”已深入人心并非一时之弊也!”
韩维以《和圣俞食笋》这首诗与梅尧臣唱和在文坛传为佳话!现代人面对美味的佳肴菜肴恐怕不再“胄出恐是龙之真”了!流涎溢吻时也会讲究营养搭配摄取而不是全然饱腹罢了!只是想想我们这一代人是何等的幸运呀!我们有幸能够生活在一个“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太平盛世能尽享先人前辈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环境还有机会在文思来潮时能吟诵古人名篇佳句抒发自己的情怀真是人生一大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