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游城南双塔寺》宋韩维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韩维

《游城南双塔寺》原文

轲峨郭南门,台殿压长路。

青林四回合,飞鸟不得度。

房掩僧独禅,庭喧鸦正哺。

高萝走苍柏,丹花下垂布。

中园饶佳果,结子满朝露。

久后城邑居,乐与清境遇。

坐听百禽响,日晏不忍去。

微雨西北来,飒爽动林莽。

归鞅一回首,孤刹屹当午。

终期濯凉风,杖策纵高步。

现代文赏析、翻译

游城南双塔寺

作者:韩维

郭南门已拥,城角塔还孤。 青林四面合,飞鸟应难图。 房深僧罢禅,庭喧鸦哺乌。 佳果繁紫柚,新香满筐圃。 城居久易心,爱此遗尘虑。 坐听百鸟音,日晏犹不去。 微雨西北来,飒飒林间雨。 归途戒轻冒,回辔当亭午。 终期凉风至,高步散烦暑。

这是韩维的一首游寺诗。诗中描写了作者游览城南双塔寺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清幽景色的喜爱和对佛门的亲近之情。

首联“郭南门已拥,城角塔还孤”,写出了寺之所在,点明了题意。“拥”字写出了城角塔孤高难近,也暗示了寺院之庄严、清幽。“城角”二字尤妙,若直说城角有塔,则呆板无味。诗人从城角写到寺门,从远处写到近处,别具情趣。

颔联“青林四面合,飞鸟应难图”,诗人虚处落笔,重在赞颂双塔寺周围景物的幽美。这里“青林”指丛林、树林,“鸦哺乌”指乌鸦因天晚而喧闹。“房深”句写僧人禅定,“庭喧”句状鸦群喧闹,皆是一片静谧之景。一个“应”字、一个“徒”字,均是说明周围环境之静。这里似乎有些单调,但无热闹之嫌,又极富有诗情画意。这一联不仅状景真切,而且很好地照应了诗题。由于双塔寺地处城南要隘,高爽开朗的地形必会使游者目光聚集此处并发现变化莫测之宏阔。周围的树也是合抱青林。倘若是一片树木浓阴也就必定景乏多大引人之处。“鸟倦知还”,更何况身处中间。“高榕锁万户,”地方又不是窗口遥望去仍感觉近青林满目都是森森树影也未必不是由于高爽开朗所致。“飞鸟应难图”一句之妙就在于作者不把“飞鸟”放在空中写而把它放在地下写。既显得清静而又显得庄重肃穆;同时也暗示了作者似乎有欲与飞鸟结伴同行的雅趣。这二句从炼意、炼字、构图、渲染等各方面都是成功的。

颈联上句的“佳果”当指佛寺后园种的果树所结的果实,下一句则似乎把人带到了一个成熟的果园:筐满香甜的果实正在阳光下晒着,正是准备出售的时候。诗人似乎在赞颂双塔寺后园的果木品种之好、收成之盛、管理之勤以及主人家的富裕。这一联是诗人对双塔寺后园的赞辞也是对双塔寺的赞辞。这一联不仅富有生活气息,而且富有诗意美。

尾联“坐听百鸟响,日晏犹不去”,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双塔寺环境的喜爱和对佛门的亲近之情。“百禽响”指各种鸟叫声,“日晏”二字说明此时正是黄昏时分。“犹”字用得极妙,这个“犹”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双塔寺环境的喜爱以及游赏时的心情之舒畅,而且表明他在此流连忘返了。至此,诗人才真正实现了由“出”入“仕”,官场的意识才开始产生罢了。“微雨”一联把作者的心情又推进了一层:“微雨”“飒爽”与“双塔”“挺立”“屹当午”的景象构成一幅令人难以忘怀的图画;“归鞅”“一回首”“权衡”“亭午”,使作者流连忘返的心情又进了一层。“终期凉风至,高步散烦暑”,实际上是表达了与双塔寺僧人同游同乐的意愿和愿望,这比杜甫的名句“自笑身为吾相主,闲游到处是南柯”(《狂夫》)的内涵要丰富得多。

这首诗与韩维的名篇《早梅》一样表现了韩维恬淡闲适的心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中多以清丽之语、雅隽之语来表达诗歌意境和主题思想。这首诗不仅情景交融、诗情画意而且语言清新、格调雅致、意境深远而颇耐人寻味。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