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韩维
清霜雕远木,潩水溢西陂。
画鹢凌空界,鸣鸥矫翠漪。
菊残犹可折,竹密不容窥。
物我同真际,谁当惮四知。
湖上书事
宋 韩维
清霜洒远木,潩水溢西陂。
画鹢凌空界,鸣鸥起乱丝。
花残犹可折,竹密不容窥。
物我同真际,何忧子独知。
这是韩维和其友欧阳修的诗。首联写景,时令风物展现无遗。“清霜雕远木”,远处的树木在霜打之中显得格外肃杀冷峻。“潩水溢西陂”,水面宽阔,波澜不惊,水色澄明。颔联“画鹢凌空界,鸣鸥起乱丝”,“画鹢”是船的美称,这一句写船行水上,轻盈迅疾。“界”字把水上空阔的景象作了很形象的刻画。“鸣鸥起乱丝”,写鸥鸟在空中飞舞,时而低回盘旋,时而高翔远举,那翅膀扇动的样子,就像“乱丝”。这联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湖上独有的生机与活力。颈联抒情。“花残犹可折”,写菊花虽谢,其色不褪,枝上犹自残留着清香。“竹密不容窥”,写竹林深处,幽篁密布,那清新淡雅的竹香令人折服。这两句写出了秋日湖上的独特景观。尾联点题,“物我同真际”,指万物与我皆为真谛之理的体现。“真际”即真理的境界。诗人认为万物与我皆具有真际,故无须畏惧黑暗势力的侵袭。结合全诗看,这里的“真际”亦即根本理义。既然万物与我皆具此理,当然就可无惧世间黑暗势力,于是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人间与自然的“真际”时作一种澄澈的心灵追求与淡泊境界的品味。
中唐司空曙曾作过不少摹模少陵高妙的诗歌,而韩维这首和作却以其清新俊逸而自呈一家,足见湖山胜景与真率的心襟相结合,自有一种动人的魅力。这首诗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写景中却流露出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坦荡的胸襟。全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对湖上秋景的喜爱之情。语言清丽俊爽,风格清新自然。
清霜染尽远林,水溢清池,鹭鸶飞舞。画船在天上划过,鸥鸟在空中翻飞;船舱中飘出饭菜的香气,游船就如同画一般美妙。这些生动的景象反映出诗人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也寄寓了自身的品格:虽然面临官场的险恶,但仍然保持自己高洁的情怀和坦荡的胸襟。最后一句更是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只要自身光明磊落,又何须畏惧黑暗势力的侵袭?正所谓“人生一世间,知我者几人”,人生只有体悟到了真理——所谓的“道”才有所作为立世之处。(宁静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