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孝义桥》宋韩维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韩维

《孝义桥》原文

残花辞故都,细雨度清洛。

浮梁拖龙腹,径石乱鹅壳。

山形豁如对,林色秀可握。

渔子何处去,长罾波面落。

现代文赏析、翻译

孝义桥

残花辞故都,细雨度清洛。

浮梁拖龙腹,径石乱鹅壳。

山形豁如对,林色秀可握。

渔子何处去,长罾波面落。

这是韩维的一首描绘洛水风光的诗。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夸张的手法,一切都是那么平淡,就像一幅水墨画,给人一种清新、恬淡的美感。

首句“残花辞故都,细雨度清洛。”就足以引人入胜。当春天结束,繁华落尽,花儿离开洛都,随着春雨飘飘洒洒地落在清澈的洛水里。起笔是那样不经意,似乎只是为了给读者一个背景,然而却包含着深沉的感慨。次句点破那微雨正在洛水之滨。“度”字极富动感,仿佛那雨丝汇成一缕缕细细的线,将清洛妆点得宛如一条感情绵绵的珠带。这景致别有一番清丽。

接着诗人展开了他想象的翅膀:“浮梁拖龙腹,径石乱鹅壳。”这两句描绘的是洛河的远景。“浮梁”是由水底自然形成的、形如卧龙、状似浮动的长梁。“龙腹”则把梁的生动形象刻画得多么逼真!“径石”则是河床中的巨石,纵横交错,宛如鹅卵之壳。这是对自然景物的粗笔勾勒,寥寥几笔,却把整个画面装点得鲜活灵动。

近景出现了:“山形豁如对,林色秀可握。”山势的开阔明净,使人心情愉快;林色的清新可爱,宛如握在手中那般容易把握。这里诗人对山林的感情色彩已很浓厚了。前六句都是景语,这里却是情语;并非直接抒发情感,而是以情观景。它把诗人对孝义桥的喜爱之情表达得含蓄深沉。最后两句:“渔子何处去,长罾波面落。”诗人的笔触又转向了水面。洛水上的渔夫还没有收网归来怎么办呢?一个渔罾顺水而来,罾中捕到的一尾鱼便成为静景的中心。“罾面”二字意味深长:它可能代表着收获的喜悦,也可能标志着等待中的安慰。而那斜挂天边的夕阳、随风飘荡的轻帆则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思。诗人所表达的情致正在这些地方。

全诗通篇写景,不事雕琢,自然流畅,清新恬淡;诗人把自己的感情渗入景色之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种艺术风格属于当时清丽派的范围。在当时充斥着“玉壶买酒”、“自歌自诗”的艳词中,这首小诗显得是那样高雅不俗,不愧为宋诗中的佳品。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