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书璿公房牡丹》宋潘阆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潘阆

《书璿公房牡丹》原文

寺中闻说牡丹花,多少人争耳傍夸。

潦倒参军来看晚,数枝已谢病僧家

现代文赏析、翻译

书璿公房牡丹

寺中闻说牡丹花,

多少人争耳傍夸。

潦倒参军来看晚,

数枝已谢病僧家。

这是潘阆题写在璿公房的一首诗,诗人借赏花来赞美璿公的德行。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寺中听说牡丹花开放,迫不及待地跑到花前欣赏。“闻说”、“争”等字,把人们对牡丹的热爱表现得非常突出。但诗人没有直接描写寺中牡丹盛开的景象,而是写了赏花人“潦倒”之后“病僧家”看到的“数枝已谢”的景象。“晚”说明诗人赏花心切,对花不专。一过午而未开,足见“参军春寒”。早些时候,是几树花独自选择地凌露挺开,“世情虚为说憎富”(王安石《题桐叶》),叹“鸾韶之客”罕穷性、“驾作雪鸿”难预赏”(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不无寂寞。然而,这并不影响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在诗人眼里,寺中牡丹虽谢,而花的精神却使寺中生色。

这首诗,笔调轻灵,结构巧妙。诗人不作过多的铺叙和描写,而是以十分简炼的笔墨突出了诗的主旨:牡丹之爱,有待于人赏;有赏便添生气,开花迟亦放晚光。此外再不枝蔓。清新雅淡,意境全出。这种简中求精的方式,给人一种气韵生动的感受。诗人虽然最终只是写花,但通过这首诗,却使读者仿佛看到了诗人的洒脱风度。

现代文译文:

听说寺中牡丹花开放,

许多人争着在耳旁夸耀。

我像一个无精打采的参军晚来了一步,

寺中只见几枝凋谢了的牡丹病人似的呆立着。

夕阳照耀下那些花仿佛更加的妩媚动人……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