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潘阆
花残雨又风,飘紫复飘红。
不到三春尽,都经数夜空。
绕阑仍聚散,逐水尚西东。
可惜多情蝶,徘徊晚照中。
落花
宋 潘阆
花残雨又风,飘紫复飘红。
不到三春尽,都经几夜空。
绕阑仍聚散,逐水尚西东。
可惜多情蝶,徘徊晚照中。
这是《落花》即景小诗。她反映了暮春季节短暂而动人的风光。“落红”点出“花残”,风雨摧残,花瓣洒落在草地之上,随着一阵阵轻柔的春风,一片片彩色的花瓣从空落,随风旋转舞动,显得那样凄美动人。“飘紫复飘红”紫、红两种颜色相映衬,显得十分艳丽。然而这些美丽的花瓣不久就会消失,春光就会逝去。
“不到三春尽,都经几夜空。”两句对花的凋谢和春天的归去作了哲理性的概括。春天虽给人带来了许多生机和希望,但春天终归得走完它的路程,随着花儿的飘落,暮春就来临了。然而美丽的东西终究要逝去:不会因为美好事物的暂时存在而停留。最后几句词句有我而无定形,“绕”、“逐”所持都是自由散漫、不可确定的笔触;真实描述出人们对美丽事物的怜惜与不忍抛弃。“聚散”系眼前事,“西东”系耳目接,“晚照”则点染了环境气氛。这些诗句把人的思绪从字面上引出,由实及虚,由景到情,由花到人,层层展开,步步深入。
这首诗的结尾一句“可惜多情蝶,徘徊晚照中”,更是深得人们喜爱。它以“多情蝶”对“无情花”,以拟人的手法反映人们惜春的心情。蝴蝶自然是不会“多情”的,似乎是词人有意以“多情”自许;同时它晚暮留连光景徘徊于花丛中的神态也确乎使人不忍看到晚霞消逝。读到这里,令人觉得“落花”所表现的情感并不仅仅属于个人的,而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一种观念:这就是“花落了还会再开”,“好花不常开”,人生苦短、青春易逝。这就更难能可贵地表现了诗人那种珍惜生活、热爱生活、伤感与感慨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这种感情会引起现实生活中那些抱憾者的共鸣。这首诗不长的篇幅里寄寓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颇多感慨和体验;语言通俗易懂;构思新颖,寓意深邃;用词生动形象;手法灵活多变;艺术风格清新、明快、别致、多姿多彩。现代人欣赏的也就是这些难得的优点和魅力。所以千百年来这首诗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赏,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另外我为你翻译了这首诗:
残花凋零又逢风,紫红花瓣舞空中。
春光不到三春尽,多少花瓣落其中。
随风围绕栏杆散,随流水飘向东西东。
可惜多少有情蝶,留连不舍晚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