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蔡伸
木似文犀感月华。寸根移种自仙家。春兰秋菊浪矜夸。
玉露初零秋夜永,幽香直入小窗纱。此时风月独输他。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此为赞赏向伯恭芗木犀的佳作。芗木犀是宋时著名品种,设专门词堂培养。“木似文犀”四句,称颂芗木犀植根超凡脱俗,“春兰秋菊”二句以飞利物俊采、无比美丽傲然骄视百花的精神而感叹——“谩矜夸”。这里不写花香,而只写向氏培花的过程和结果,把赞美的矛头直接指向向氏培花的劳动成果。下片写夜间月下木犀幽香独输他(即“他”指伯恭),月露初零,夜色清幽,木犀幽香飘溢,直透小窗纱。这是从嗅觉的角度着笔,将“幽香”具体化为芳馨四溢的香气,通过人的嗅觉来表现花香的清幽、淡雅,又将抽象无形的香气,变得具体、形象、生动、可感。“独输他”三字表示作者深深地赞赏向氏的培花技艺。末句含意是说:此时的风月(意指世间的人物和事物)若论香之清幽,莫过于芗木犀了。
这首诗写物抒情,以物喻人,含蕴深长。此诗以芗木犀自喻,曲折地表达出他孤高不群、幽雅自足的襟怀。在艺术表现上,诗人抓住木犀这一植物的特征(犀叶如剑,桂花如粟),以拟人化的笔触,把芗木犀写得既生动有致,又富于理趣。他写花木如文犀,有感于月华而抽芽发叶,从仙人处移种得来,“寸根”二句写根小而风韵独特,“春兰秋菊”二句写其矜夸容色,流露出幽香直入小窗纱的自信。特别是“玉露”二句写花在月下香飘四溢的情状,比拟恰切,想象丰富,把抽象无形的花香,变为具体有形的生动形象,增加了画面的美感。
译文:
这棵树像犀牛角一样的树叶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它从仙人那里移种而来。春兰秋菊在花坛中竞相开放,却只是徒有虚名。秋天刚降临那夜晚显得格外漫长。木犀花的幽香飘入纱窗侵入我的鼻子。在此时此地只有它才能带给我这样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