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周郎玉笙谣》元杨维桢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元] 杨维桢

《周郎玉笙谣》原文

周郎学仙吹玉笙,玉笙吹得丹山七十二凤之和鸣。曾侍瑶池阿母宴,座中调笑董双成。谪向人间赤松洞,洞口桃花苦迎送。南寻二女湘水头,十三哀弦不成弄。西洞庭,东洞庭,相逢铁笛铜龙精。从此吹春玉台上,丛霄不许谢玄卿。

现代文赏析、翻译

周郎玉笙谣

元 杨维桢

周郎学仙吹玉笙,玉笙吹得丹山七十二凤之和鸣。

曾侍瑶池阿母宴,座中调笑董双成。

谪向人间赤松洞,洞口桃花苦迎送。

南寻二女湘水头,十三哀弦不成弄。

西洞庭,东洞庭,相逢铁笛铜龙精。

从此吹春玉台上,丛霄不许谢玄卿。

译文:

周郎学习仙术,吹奏玉笙,笙声把丹山的七十二只凤凰都引来,和谐地鸣叫。他曾经侍奉瑶池的王母娘娘,在酒宴中戏逗董双成。被贬到人间赤松洞府,洞口的桃花殷勤地迎送他。在洞庭湖的南边和东边,遇到铁笛和铜龙的精华之气。他在玉台吹奏起美妙的乐曲,天上的众仙也羡慕不已。

赏析:

此诗赞美了一位风流倜傥、才艺双全的仙人。他因为某种原因而离开仙界,来到人间,不但能吹玉笙与百鸟和鸣,而且善于调笑,戏弄仙女。他从西洞庭湖到东洞庭湖,到处遨游,他的笛声能够唤来龙精,得到众仙的赞扬。全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长生不老、成仙得道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象征、拟人等手法,如以玉笙象征仙人道术高深,以玉笙和鸣百鸟象征他善于调和鸣禽,以桃花迎送象征其受仙女们喜爱等等。这些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