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八月初四日,雪坡太守周门柘入云居山中,复》元杨维桢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元] 杨维桢

《八月初四日,雪坡太守周门柘入云居山中,复》原文

文章太守早休牙,五马传呼处士家。

好客新分朱露酒,题诗近在白云窝。

山中子落千年桂,海上人归八月槎。

水月楼头横玉笛,误猜萼绿是韶华。

现代文赏析、翻译

在这首诗中,诗人杨维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聚会的画卷。通过描写周门柘进入云居山中的场景,以及山中子落千年桂、海上人归八月槎的美丽景象,诗人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自然的美丽。

首先,诗的首句“文章太守早休牙”描绘了周门柘的身份和地位。“文章太守”是杨维桢对周门柘的赞美,暗示了周门柘不仅是一个出色的官员,还是一个擅长诗词歌赋的文人。次句“五马传呼处士家”则展现了周门柘前来拜访处士的场景,表达了其敬重之情。

“好客新分朱露酒,题诗近在白云窝。”诗人赞美了周门柘热情好客,且赠酒给友人。此句描绘了他们畅饮美酒,并吟诗作赋的场景。而“白云窝”则暗示了他们所处的环境之幽静。

“山中子落千年桂”和“海上人归八月槎”两句,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中千年桂树和海上八月归来的船只,进一步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友情的深厚。

最后,“水月楼头横玉笛,误猜萼绿是韶华。”水月楼是他们所在的地点,而玉笛则代表了音乐的和谐。诗人以笛声误以为是仙乐,表达了他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周门柘拜访处士的场景,以及山中自然美景和友情的深厚,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美感。在欣赏这首诗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还能领略到自然和友情的美丽。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