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元] 杨维桢
丹山五色凤,千岁或一鸣。
来见君子国,见则时文明。
自从鸣岐后,野鸟袭为名。
凤兮德久衰,短歌空复情。
原诗“丹山凤”题下作者自注云:“高氏纬纪传凤鸣岐之世,从此‘鸾从骑尾行矣’,于是妖狐假翼,鹜虚立功,去仁渐远,致与蜚廉较权舆,太岁逾震终文势也。”前二句提到《山海经》等古书中有关“丹山赤凤”的记载,说它“千岁或一鸣”,而其鸣岐之后,野鸟竟袭而为名,象征着世风日下,仁德渐衰。
现代文译文如下:
丹山的五色凤凰,或许千岁才会鸣叫一次。来到君子国的时候,鸣叫必定是文明盛世。自从鸣岐之后,那些野鸟便借用了凤凰之名。凤啊,你的德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衰落,短歌中满是哀怨之情。
在赏析这首诗时,我们可以感受到杨维桢对世风日下的担忧,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用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感慨,表达了对道德衰微、社会混乱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纯正道德回归的期待。因此,整首诗寓意深远,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