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小重山  咏月》明刘基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刘基

《小重山  咏月》原文

始映西轩似玉钩,想应容不得、一些愁。

娟娟斜倚凤凰楼,窥朱户,应自半含羞。

今夜正悠悠,玉□□□□、是□□。

人间天上一般秋。

银潢水,何事独西流。

现代文赏析、翻译

小重山·咏月

初挂西轩如玉钩,想应含恨色、一点愁。斜倚凤凰高楼头,凝望处,应半掩屏羞。 今夜意悠悠,银河转西北、转西流。天上人间一样秋。星汉远,终是碍嫦娥。

这首词是作者借咏月亮而抒思乡之情,怀念故园之念。

“始映西轩似玉钩,想应含恨色、一点愁。”一轮弯月升起,照射着西轩,光色不明,仿佛像玉环似的。词人“想应”这样写,意即这只是揣测之辞,其实词人未必亲见明月。他只是因由“似玉钩”这一美丽的形象为发端,去驰骋美好的遐想罢了。而就在这一瞬间,明月也果然变得玉环更加亮丽可爱,而且带着淡淡的幽怨。不仅是这样想的,而且觉得明月似也在为我含恨而愁。“含恨”,就是将本无悲愁意而只有离愁牵绕的心情移于月亮之上,乃是抒情人的痴语,思情感慨的表现;一种想落天外的奇妙想象也。“斜倚凤凰楼”,这正是明月高挂的时刻,也是游子思念最深的时刻。作者这时虽然并未回家与亲人团聚、不能陪伴他们过中秋而深感惆怅;却反而安慰自己:此时明月在高空斜倚着高楼凝望大地,定然带着羞颜半卷、半含轻嚬、娇姿胜雪,它也该为月光之清夜而愁情无限罢!从这几句的词意来看刘基作此词时身处异地思乡极甚(据本词题可知刘基此时随朱元璋驻于浙东),这也不禁使我们猜测他的宦游诗中会有更多表现出乡居思亲的情感内容。刘基咏月亮诗词的艺术特点就在于这想象力非常生动而又形诸色彩。“凝云排整(纠缠不息)”五个字极大地活脱了一个浪漫典雅的艺术画面-远远躲藏在黑幕深处以及错落下布和高楼上人物翘望着东西晃动相伴疾下的群队西日的心情妙使联想 伴随环泊之时放眼前景触发纷起遣心情致额前方离天落云的羁漂感和明月光照客子上的相思情怀群影如面醉笑倩行诗则活生生勾画出身在客乡聚少离多的飘荡矛盾之间勉强化解的人漂泊寂之怀又不拘泥一点四方回忆更可以屡出奇、甚极的态势形态寓托那无可发泄化处心头的思想情绪月亮成了“空悬高远莫能慰其孤寂之怀”的形象代言人。“今夜正悠悠……天上人间一般秋。”将宇宙间与人的愁情融成一片致使这句词内空间感极大.把群山和天穹也染上了这般的深愁漫恨!古人有云“哀乐之触人人心乎?而人自感人乎?”

本词“今夜正悠悠……”数句抒发了“哀乐之触”的主观感受,“星汉(天河)远”便极尽天涯各一方故而宦游人无法亲自安慰乡井故园之念的孤寂悲愁的意趣情味.这一感想并不空灵抽象却具有很大的艺术感染力词人在诗中化用了杜甫“忧端齐终南”尾联词那样使作品精神更加意境深远进而通过主人公的情感印迹展示客他飘泊在外的主观体验使人对彼人生理感知、思想矛盾及其敏感善感的个体的心态状况也有了真实透彻的解读和深刻的理解.同时诗人通过以月怀乡、深情浓郁、言尽意不尽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也使得这首词产生了含蓄不尽的韵味使人久久难以忘怀!

全词笔调清新活泼而又意味深长感情丰富而又自然和谐、艺术风格婉约清丽而又凄婉动人.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咏物词!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