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刘基
别离多苦怀,三年当百载。
来者非所知,往者今安在。
浮云旦夕起,白日埋光彩。
天地亦有形,岂能长不改。
去去东园公,紫芝犹可采。
这是我创作的一篇赏析:
在凄迷寂寥的岁月里,时常感慨时间的逝水。原本习惯凄楚的目光如今只有强抑在心头的一点倔气;浓重的离愁别恨涌上心头,百感交集,总想起过去那分离时的那一幕。那深深的别情早已深深烙印在心头,已经不是用时间可以冲淡的了。离别已有三年之久,竟仿佛是过了百年的光景。未来的日子是怎样的无从预知,已经逝去的时间又如何能够重返?
天上的浮云总是随着朝阳和夕阳的变化而变幻出不同的色彩,初升的太阳射出万道金光,却被浮云遮挡而变得暗淡无光;浮云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呢?浮云和白日总是不断地变换,世间万物总在不断的变化,难道这世间的规律可以违背吗?
愿与你一同去东园公那里采撷紫芝以慰藉我们的心灵。在那紫芝满山、郁郁葱葱的地方,采集回家一壶吧,临溪醉斟就随意泼洒而放吧,为什么愁烦占据了我的欢乐的地方?哎,阔别的良朋呀。如此尽情述说着人的生命的消长哲理和人间的道理及行世的方策罢了!诗的情感由此万念一时拥上心头那样烦忧繁多纠错无数内心的交织自是无语言可抒的情理中出来的荡荡理情!
此诗以“别离多苦怀”为根由,一咏“三年当百载”,二叹“来者非所知,往者今安在”,三慨“浮云旦夕起,白日埋光彩”,四愿“去去东园公,紫芝犹可采”,五言“天地亦有形,岂能长不改”,六抒“去愁烦自叙”,蕴含深意之情画让人有一切尽在不言中的空旷寥廓的开阔心怀之共鸣。其中的愁字虽然在各版本的集中都是可以考究到泣血的悲剧。对此原文与我情感的内心自我能动主义把它拨正而又无不理解接受的原创时代的寓言生活之道教为使别后的思念可以得到朝思暮念之外慰籍寻找永相相安之路的说辞而已!诗人的想象力异常丰富,通过一系列比喻,说明世间万物变化无穷以及人生短促、光阴易逝等深刻道理。同时流露出对远游在外的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以排忧解愁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之情。
以上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现代文译文:
离别时多痛苦啊,三年之久仿佛一百年。来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过去的人已经永远不在了。
早晨和晚上常常有浮云升起,太阳被遮蔽了光辉。天地虽然有固定的形状,但也不会永远不变。
离开离开啊,去东园公那里采紫芝吧。在紫芝丛中采一把回来,就随溪水任意倒酒浇洒吧。不要让愁烦占据了我欢乐的地方啊!朋友啊,我要尽情告诉你人生的道理和世间的哲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