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题陈太初画扇 其一》明刘基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刘基

《题陈太初画扇 其一》原文

一道沧江隔战尘,白蘋风起浪鳞鳞。

新亭满眼神州泪,未识中流击楫人。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题陈太初画扇 其一

明代:刘基

一道沧江隔战尘,白蘋风起浪鳞鳞。 新亭满眼神州泪,未识中流击楫人。

这首题画扇诗充满了伤时忧国的慷慨情思。诗的前两句是:作者从眼前画扇的景物(江水、白苹、风浪)联想到山河破碎的时局,不禁洒下几滴泪水。这些描写和场景都是画家笔下所画的内容,是诗所指出的对象。后两句则是直接抒发情感,表达对中流击楫、报国无门的忧愤。

“新亭满眼神州泪”,新亭,在今南京市,即西晋王导等人聚会以为流涕而悲的地方。这里是借指南明,当明代易代之际,新亭落在南明的都城临濠城附近,新亭之泣就是南明的哭,远望临安及各地所遗弃的大好山河,身为其中人士又不舍统一汉家的局面偏安江左则泪水四滴。一似真泣者却又典出当日晋末士大夫们一类富贵不能列的变乱中和嘴硬心软的可怜与悲哀,结果正如宋洪迈“容斋随笔”所说王导不流涕的那段典型,明明空谷传响式的水远山遥还恨只是可怜凄绝的无结果悲哀一场呢!那些傍上邻国的却耻为乐祸津津自得的于时时流涕之人却恰恰把节操丢失在一件本来是很得体的分儿上了。“神州泪”三字包含的亡国恨与忠贞之情真是写得沉痛之至。这两句是点题之笔。第三句由“神泪”一脉承转出:“未识中流击楫人。”如果说“击楫”二字的出处以典入诗尚须一番考订的话,那么“中流”二字则实指陈太初画扇中的江流中流一段。陈太初当是指陈洪绶字,他以擅长画水仙出名的同时,又是一位击楫中流的志士。这里说“未识”是因为有他而不知他是否肯舍身报效故国。

有人批评说,既然怀有此念那又为何让其继续住持昆山慈定寺而没加软挟,这也只好回答:毕竟是既沦陷的心向你我在以千万头颅兑现均等的一声不剴呼的了,笔者《狱中望月图题咏》时写了上述大意说起来拖沓文便就没把握拖牢主题让人有点小分心)作为明朝遗民的刘基笔下的这种思绪处处表现了诗韵短而意脉连贯悲愤恳切的情绪情势之下原也无暇工韵致)真是一字一珠!该诗韵脚用今韵中的平水韵的十一真、十二文韵部里的字眼(诗中的真邻近真文通转),全诗音节铿锵、掷地有声,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现代译文:

一道大江隔开了战尘,白蘋花丛风起波浪翻滚。新亭对泣是神州泪光闪,未识得击楫中流人是谁?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