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刘基
道上黄埃扑马鞍,汗流如水透中单。
忽惊疏雨林梢过,急换罗衣更怯寒。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过闽关》是明代诗人刘基的一首描写过闽关途中的见闻感受的诗。诗中描绘了诗人骑马经过闽关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细腻的感受。
首句“道上黄埃扑马鞍”,描绘了诗人骑马经过的路上,尘土飞扬的景象。黄埃,即黄色的尘埃,形容尘土飞扬,铺天盖地。马鞍,是诗人骑马时所倚靠的鞍子。这句诗直接描绘了诗人在路上行进的场景,形象生动。
“汗流如水透中单”,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辛苦和劳累。中单,即中衣,指的是贴身的内衣。这句诗的意思是,汗水如流水一般从诗人的身上淌下,透过了中衣。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疲劳和辛苦,也表现了闽地气候的炎热。
“忽惊疏雨林梢过”,诗人忽然发现窗外林间的雨点稀疏地落下,惊诧于雨的突然出现。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在行进中的短暂休息,以及他敏锐地捕捉到了突然而至的雨。疏雨,指的是雨量不多,稀疏的雨。林梢过,形容雨点经过林间的景象。
“急换罗衣更怯寒”,是诗人在察觉到冷风袭来后迅速换上衣服以抵抗寒冷的描写。这里的“罗衣”是指华美的丝质夏衣。换罗衣表明诗人感觉到了天气的变化,预示着接下来将会有寒冷的出现。诗人“急换”罗衣的行为更是突显出他对即将来临的寒冷的恐惧和敏感。更怯寒,即更感到寒冷的意思。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过闽关途中的情景,通过描绘马鞍上尘土飞扬、汗水如水流淌、突然而至的疏雨、以及诗人急换罗衣等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敏感和细腻的感受。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细腻的感受,以及对旅途艰辛的无奈和感慨。
现代译文如下:
我骑着马儿走过闽关,尘土飞扬扑打马鞍,汗水如流水般浸透内衣。突然间,稀疏的雨点掠过树林,我急忙更换华美的夏衣,却更感寒意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