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杂诗(三十三首)》明刘基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刘基

《杂诗(三十三首)》原文

阴崖有乔树,乾鹊巢其颠。

朝食叶上露,暮食叶下蝉。

巢成长众雏,鸣飞一何嬛。

但愿本根固,风雨得安眠。

如何就摇落,而不抱悁悁。

现代文赏析、翻译

杂诗(三十三首)

阴崖有乔树,高栖有鹊巢。 朝食叶上露,暮食叶中蜩。 繁枝生众雏,惊飞一何矫。 但愿巢根固,风雨永无忧。 何为零霜降,摇落伤怀抱。

明人刘基笔下的这首《杂诗》展现了一幅山间野鹊巢息的景象,诗中通过描写鹊巢成长的过程,寓言式的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形势的忧虑和期待。诗的首联,“阴崖有乔树,高栖有鹊巢”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片山崖之上,高耸的乔木上有一群鹊鸟筑巢的景象。“乔树”寓意着高洁不凡,“阴崖”则暗含着深邃的环境和险恶的环境,而鹊鸟在这种环境中能够筑巢栖息,显示出其生活力顽强的特点。

颔联,“朝食叶上露,暮食叶中蜩”进一步描绘了鹊鸟的生活,早晨它们从乔树的叶子上吸取露水作为食物,晚上则在乔树的叶片中捕食蝉作为食物。这一描绘表现了鹊鸟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生活艰辛的理解和同情。

颈联,“繁枝生众雏,惊飞一何矫”描写了鹊巢中雏鸟逐渐长大的过程,诗人在这里用了“生众雏”这个词汇来表现鹊鸟繁衍后代的能力,体现了其生命力旺盛的特点。而“惊飞”则传达出一种惊恐的气氛,这里用来说明随着雏鸟长大,可能会带来其他动物的威胁和危险,表现了生活的残酷和不易。

尾联,“但愿本根固,风雨得安眠”是诗人对所有动物的祝愿和期望。在这里,诗人希望所有动物都能够拥有稳定的栖息地和繁衍生息的环境,“本根固”即根基稳固,象征着环境的稳定和安全;“风雨得安眠”则是对自然界风雨变化的期望,希望风雨能够安静下来,不要打扰动物们的生活。这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诗的最后两句,“如何就摇落,而不抱悁悁。”诗人提出了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即如何应对外界的打击和影响而保持自我。诗人的这个担忧体现了他在社会动荡时期的焦虑和对自我安定的渴求。刘基以其深刻的思考和对社会环境的敏感度,使这首《杂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表达,更是他对生活、人生和社会现状的深度思考和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鹊鸟的生活来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期望。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生活艰辛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在结尾处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使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人性和社会的探索。在现代社会中,这首诗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要珍惜生活、追求美好、面对挑战并保持自我。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