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过苏州(九首)》明刘基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刘基

《过苏州(九首)》原文

陌上清歌最可听,谁知此是断肠声。

就中更有杨枝曲,恨杀昏鸦及晓莺。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喜欢:

刘基的《过苏州(九首)》以其深厚的诗情和深刻的人生思考,为这座美丽的古城增添了更多的魅力。这首诗中的“陌上清歌最可听,谁知此是断肠声。就中更有杨枝曲,恨杀昏鸦及晓莺。”这一句更是如此。

这句诗首先表达了诗人对苏州街头清脆悠扬的歌声的深深喜爱。陌上,即田间小路,这里代指苏州的街头。清歌,指清脆悠扬的歌声,这样的歌声在刘基看来是最值得听的。因为这种声音不仅悦耳,而且能够给人带来心灵的宁静和愉悦。

然而,诗人马上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问题:“谁知此是断肠声?”谁又能想到,这清脆悠扬的歌声竟然是让人断肠的旋律呢?这里的“断肠”并非指实际的生理上的断肠,而是表达了歌声中所蕴含的深长情感和深刻思考让人感伤。这种声音似乎在诉说着某种人生的哀愁和无奈,让听者不禁为之动容。

更令人惊奇的是,诗人在后两句中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断肠声”中的具体内容:“就中更有杨枝曲,恨杀昏鸦及晓莺。”在这里,“杨枝曲”可能是指一种曲调中有杨柳(杨枝)的歌曲,也可能泛指优美的歌曲。这个“恨杀”一词表达了深深的怨恨和厌恶之情,这里并非表示真正的恨意,而是对某种情境、情感、事实等的深刻感叹和反讽。在这里,“恨杀昏鸦及晓莺”暗喻了两种典型的情境:一种是像黄昏的乌鸦一样的困苦无助,另一种是像晓莺一样的早起辛勤却仍不得温饱。

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苏州街头歌声的深深喜爱,以及这种歌声所蕴含的深刻情感和思考。同时,也揭示了人生命运的无常和无奈,以及对那些辛苦生活的人们的深深同情。这是一种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也是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体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刘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