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旅兴(四十首)》明刘基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刘基

《旅兴(四十首)》原文

夭夭芙蓉花,向晚犹媚妩。

娟娟明月辉,粲粲当庭户。

寒衾耿长夜,梦寐空自语。

劳生遘六极,老病在羁旅。

将思诉穹玄,恨无抟风羽。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题为“旅兴”,属于发端于旅途的感慨与思考。一般来讲,交通发展程度较早的地域,像历代古道边常常残留着的路碑与马棚一样,慕古追风,遥追前代文人志士行踪遗迹,或许都会生出前路坎坷和劳碌困顿,离愁万绪随壮志而行的好一派书生英雄气象的喟叹;特别是在简略整齐韵脚中都洋溢着一种凄清苍凉的羁旅情怀。

“夭夭”二句写景,即景生情。芙蓉花娇艳欲滴,月儿升起,院落中洒满银辉。芙蓉花在晚霞中摇曳,月儿辉映着院落,娇美无比。此二句对仗工整,字句的组织方式是跳跃的,也是反复回环的。虽未经雕饰,却流露出诗人本色情怀。“夭夭”即“夭艳”花木美丽而多姿的样子。“向晚”即傍晚,“犹”含有愈加的意思,或理解为“凄其”,“凄其”同凄其凉其。“媚妩”和“空自”相对,本来可以组成两句意谓花儿虽然娇艳多姿,月儿虽然皎洁可爱,但是它们却只能空自对着庭院自媚自怜。“空自”含有自顾自地之意,含有自作多情的意思。“空”字压得低沉,透露出诗人怅然若失的情怀。而芙蓉花和月儿实际上是作者以它们来象征自己的生平志向和内心世界。

“娟娟”二句写诗人眼中的明月。“娟娟”即美好貌。“粲粲”二字形容月光如水一般的清澈通明。此二句一写色,一写光,对仗十分工整。“当庭户”又作“当空户”,按照一般人对此句的理解当理解为月光的普照。但在本诗中是模拟人物的口吻,是将自己“化为芙蓉月色”,在想象中变成月色来直接照彻人的心灵。“耿”为耿介不寐之意,说明诗人旅途劳顿,彻夜难安眠。“梦寐”与“空自”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情绪。

“劳生”二句是对上一联感情的进一步渲染。“劳生”即劳碌的人生,“六极”即六种困顿之事:寿夭、疾、忧患、贫贱、孤寡、恶浊险恶的世道。“在”字包含漂泊无依的感慨。“遘”与“邂逅”、“遭遇”同义。“空对”“徒逢”,深深蕴含着诗人的牢骚不平与愤慨抗争之意。久病的身躯加之劳碌奔波的生涯。“老病”与此四字相绾裹,老病闲愁、寂寞忧愤的情绪在下一联中继续呈现出来。在老病之秋,“却看行子潇潇暮雨,羁愁百结如絮。”全诗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下联所表达的情感是和这一联所抒发的情感互相交织、融合为一的。上联明月有情,“却看”旅人无情无绪,已含孤凄之绪;旅人则陷入痛苦有如张紧如絮的烦结之情之中。“羁愁百结如絮”,一语将所有之情打并到一起:体认着这难熬的长夜痛苦情感的缘聚因接如此结而交织就成为诗歌创作的根源。然而烦结不在于有无借外物以舒忧之可能。“纵使心绪凌云雾,乱丝终必渐理清。”忧愁难平更生新愁结。这句是由前句带有逻辑推理意味的发抒,下联以景结情也显得极为自然熨贴。这句和上联中“芙蓉花”、“明月”意象相同但却耐人寻味。由一隅可见全豹;局部形象所包涵的全过程蕴含及发散性。由此诗歌艺术上运用双关性强的意象表达出的多层感悟联想空间;体现了中华民族审美的多元性特征和生生不息的内聚力精神;彰显了艺术上的起承转合之美以及构成章法上的起承转合之妙用。

综观全诗运用多种手法——寓情于景、双关等、情景交融、渲染映衬、借景抒情等表达出诗人多重复杂的心绪情感:在游子心中自己的故乡和亲朋已经永远成了一个遥远的梦;而对游子来说那异地山川人物都是远比故乡亲切有趣且诱惑力大的了。另外游子孤独的原因也许并非如他自己认为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