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菩萨蛮·杨花飞尽莺声涩》宋赵长卿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赵长卿

《菩萨蛮·杨花飞尽莺声涩》原文

杨花飞尽莺声涩。杜娟唤得春归急。病酒起来迟。娇慵懒画眉。宝奁金鸭冷。重唤烧香饼。著意炼龙涎。纤纤手逴烟。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文 菩萨蛮·杨花飞尽莺声涩。杜鹃唤得春归急。病酒起来迟。娇慵懒画眉。宝奁金鸭冷。重唤烧香饼。着意炼龙涎。纤纤手逴烟。

译文: 春季尾声,柳絮渐落莺声嘶哑。几声鸟鸣将春天催促着归去。微醺沉醉后醒来,慵懒娇弱连画眉都不愿描。妆台上金鸭香炉已冷,唤人再烧香饼。细细品味龙涎香,她慵懒的手指间升起袅袅烟气。

赏析: 此词以轻巧空灵的笔法、温润清雅的语言,以写景发端。首句以“杨花”始,便似用了传统的暮春遗恨的象征性意象。接下来诗人引出了春之四时里的“莺”与“杜鹃”。当其它虫鸟销声匿迹,只有杜鹃“不如归去”的悲切啼鸣,使诗人察觉到了春天的匆匆退却与无力挽留,由春及身,由物及人,发出由衷的慨叹:春归得太快了,自己因病而消瘦下来,连画眉都不愿描了。“病酒”是因酒而病,“起来迟”见得已是暮春之交,再不能像往昔那样在画眉细语中描绘自己的多病之身了。词之上片融情于景,蕴含了作者伤春、惜春、伤别、伤已之情。下片换头再起,仍用一“宝奁”字眼,说明诗人依然注视着这片故园,而用一“冷”字赋予“宝奁”以冷漠之意境,看似实写,其实是虚中带实,即暗示了词人此时境遇中的悲凉心情。“重唤烧香饼”一句似即眼前景象而写,又似梦境幻觉而写,对“宝奁”中的作为表示不满与厌倦的复杂心理作了一笔带过。“着意炼龙涎”一句更从刚才的伤春之情中作出转折,表示自己炼香之余,还是关心着春天逝去的景象的。“纤纤手逴烟”一句则含蓄地点出了所炼之香的目的与用途——用于熏香,以此使全词更进一层。全词语言清雅、流畅,写景、抒情浑然一体;艺术上更采用了以虚映实、虚实结合的手法,词人笔下的景物是如此含情脉脉,这样就把哀怨之情表现得更为深微幽折。

这首词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用旧瓶盛装新酒——词中运用了大量的传统意象和意境来表现词人新的情趣和感受。如上片中的杨花、莺啼、杜鹃等意象表现了春光流逝的感伤;下片中的宝奁、香饼等意象则带有明显的传统文化的色彩。词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自己对人生、爱情、现实的理解与把握,以及由此产生的无奈、无聊和怅惘。同时,这些意象又都焕发着一种青春的光彩,显得那么轻盈、明快和潇洒。在词的意境上,它不同于一般的宋词清丽闲淡的风格,而更多地借鉴了唐诗的意象表达方式并溶入了一些道家禅宗的思想因子,这使得整首词境显得更为开阔、高远和优美。因此,这首词是赵长卿词中的佳作之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