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赵长卿
景物一番新,熙熙时候。小院融和渐长画。东君有意,为怜纤腰消瘦。软风吹破眉间皱。
袅袅枝头,轻黄微透。无到春深转清秀。锦囊多感,又更新来伤酒。断肠无语凭栏久。
在这个诗人的眼里,四季变更仿佛人心情感的投射。历经一年中的枯黄严寒,他怀揣期待迎接春天。每当春天如期而至,他的心中总会泛起深深的哀愁,那是因为绿叶在逐渐增长,在明年的花谢花繁之前,将导致那无比美丽的夏秋时节无可避免的终结。每当四季循环至春天时,他将忧伤写在眉间。这是一个敏感的人对于世界的细心描绘和同情思考,在这春天的“感皇恩”之中可见其品性与人性。“景”,杨希孟以此唤出的名字给了宋朝初期庶民的气氛带出一阵欢乐祥和的气派;花香簇簇在晴光灿烂之下日趋动人——“花晨柳晓”。月光印在其镜像“宵”上面,那么此刻时间将已经是夜晚了,柳树间的月亮明镜令人感觉温暖与喜悦,这样的“春宵”给了诗人灵感。“东君”被拟人化成了春天的主人公,“为怜纤腰消瘦”暗示着爱情的寓意;从上文看出这春风吹开了花儿,“软风吹破眉间皱”的确富有象征性——他在期盼谁的温柔轻拂的“化妆”,春风悄悄来到自己眼前、扫开萦绕的烦扰与焦虑的形态吗?与此同时,“柔柳笼烟带雨”、“佳人扶病”预示了深深的离别之意——远行的诗人极目远望的那个人是否已经踏上旅途?“轻黄微透”是对初春嫩芽的描绘,诗人感叹着它们是如此的纤细娇嫩,又感叹着这春天如此短暂,仿佛转瞬即逝。他怀揣着对春天的热爱与留恋,默默地坐在那里,感受着这一切。
赵长卿的这首《感皇恩·柳》以柳为题材,借景抒情,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出他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离别的哀愁。诗人通过对柳树的描绘,将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哀愁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的感受。现代人读来,也能从中感受到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离别的无奈。这是一首值得欣赏的宋朝诗作,其用词造句恰到好处,充满了艺术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