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清] 纪昀
山城是处有弦歌,锦帙牙签市上多。
为报当年郑渔仲,儒书今过斡难河。
以下是我根据原文所作的赏析: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八》是清代诗人纪昀描绘乌鲁木齐市井文化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乌鲁木齐山城处处弦歌四起,各种书籍琳琅满目,市集上随处可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乌鲁木齐市井文化的赞美,并以此提醒当年的郑渔仲——这个文人眼中的蛮荒之地已经超过了那些原始时代的小溪旁河流之滨的境况,包含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从原文现代文翻译的角度看,诗歌首句“山城是处有弦歌”即揭示了乌鲁木齐街头巷尾经常会有文人墨客吟咏歌唱的现象,呈现出这座城市浓郁的文化氛围。“锦帙牙签”描述的是市场上的书籍之多,以及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为报当年郑渔仲”一句中,“郑渔仲”是一个典故,是古人对郑樵的尊称,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对知识、对文化的敬仰。“儒书今过斡难河”一句,则以“斡难河”象征着文化的繁荣,意味着如今的文化已经超越了昔日小河畔的文化状态,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于文化的理解,他认为,即使在最偏远的地方,文化的发展也不能停止,文化的积累是一个永恒的过程。
综上,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乌鲁木齐民俗的生动描绘,也是纪昀先生对于文化的敬仰与期待的直接表达。每一字一句都体现出了诗人的心声和期许。这是一种对于知识、对于文化的尊重和赞美,也是对于未来的期待和信念。这种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学习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