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支硎山麓逢杨君谦》明沈周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沈周

《支硎山麓逢杨君谦》原文

林溪相值夕阳边,迹似无官意有仙。

高笠冒云宜我画,小词磨石信僧镌。

山逢佳处肩随轿,眼落閒时袖出编。

随后担夫亦殊俗,花筐酒榼两头县。

现代文赏析、翻译

《支硎山麓逢杨君谦》译文

山间溪水与夕阳相遇,各自为乐独自忙。诗人不像朝廷官员般繁琐,倒像个仙子般自由。 笠高帽低能遮云雨,为诗画得心安理得。 用小词儿磨石头刻字, 感觉就如僧人刻碑。 来到幽美的山峰,同行者肩轿相随,杨君谦在此尽享清闲;随意逛逛时,衣袖中露出了书卷。 后行之人也是奇特,挑着担子的同时还携带着酒壶和篮筐。

现代文赏析:

诗中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支硎山的偶遇,通过描绘环境的清幽、山峦的峻美、林溪的幽雅、夕阳的余晖以及友人的举止言行,展现了两人之间闲适自得的情态和高雅的志趣。诗中“高笠冒云”、“小词磨石”、“肩随轿”、“袖出编”、“花筐酒榼两头县”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两人不拘成规、洒脱自在的形象。

在诗歌的主题上,此诗表现出明代士大夫超然物外、脱俗绝尘的思想感情,也体现了当时文人雅集、互为往来的生活情景。此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闲适悠远,表现出诗人高雅的志趣和脱俗的情致。诗中有画,画中有意,悠然自得,情趣盎然。

沈周的诗歌风格清丽隽永,淡远飘逸,往往以自然闲雅的笔墨表现闲适恬静的情趣,富有诗情画意,是明代诗坛上的一位大家。这首诗正是其风格的典型体现。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