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寄永兴招诗夏太尉》宋梅尧臣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梅尧臣

《寄永兴招诗夏太尉》原文

宝元元年西夏叛,天子命将临戎行。

二年孟春果来寇,高奴城下皆氐羌。

五原偏师急赴敌,昼夜不息趋战场。

马烦人怠当劲虏,虽持利器安得强。

二师覆败乃自取,岂是廊庙谋不臧。

朝廷又选益经略,三幙贤俊务所长。

或取李悝备边策,或欲五道出朔方。

仲夏科民挟弓矢,季冬括驴齎道粮。

官军未进复犯塞,搴旗杀将何倡狂。

遂令士卒愈沮气,欲使乘障胆不张。

我愿助画迹且远,侧身西望空凄凉。

庶几一言可裨益,临风欲寄鸟翼翔。

所宜畜锐保城壁,转馈先在通行商。

守而勿追彼自困,境上未免小夺攘。

譬如蚊虻噆肤体,实於肌血无大伤。

此言虽小可喻远,幸公采用不我忘。

诚知公虑若悲度,圣上听用同宪皇。

当时岂不历岁月,犹且众镇未陆梁。

况今鹰犬乏雄勇,便拟驰骋徒苍惶。

且缓须时励犀卒,终期拉朽功莫当。

现代文赏析、翻译

《寄永兴招诗夏太尉》现代文译文:

宝元元年西夏叛乱起, 天子派遣将领赴边疆。 二年早春果然来侵犯, 高奴城外尽是氐羌兵。 五原偏师急赴前线, 昼夜不停赶赴战场。 人困马乏遇强敌, 纵有锐器难逞强。 两军覆败实自取, 岂是朝廷谋不当。 又选良将增经略, 三军贤才各显长。 或效李悝备边策, 或欲分兵出朔方。 盛夏征民携弓箭, 严冬征驴运军粮。 官军未动敌又至, 夺旗斩将何猖狂。 致使士气更低落, 守城将士心惶惶。 我愿献策却路远, 转身西望唯苍凉。 只盼片言能有益, 临风欲托飞鸟翔。 应当养锐守城池, 粮道先保商旅畅。 固守不追敌自困, 边境小扰且忍让。 如同蚊虫叮体肤, 实则无碍大体康。 此理虽小可喻大, 望公采纳莫相忘。 知公谋略如裴度, 圣明采用似宪皇。 当年岂不费时日, 终使诸镇未叛亡。 何况今乏勇猛将, 仓促出战徒慌张。 暂缓时日砺精兵, 终将摧枯拉朽创。

赏析:

这首《寄永兴招诗夏太尉》是诗人写给边关将领的军事策略诗。诗人以宝元年间的西夏战事为背景,展现了宋代边疆战事的艰难与朝廷应对的困境。

诗歌开篇即以时间顺序铺陈战事,通过"马烦人怠"、"士卒愈沮气"等生动描写,展现了宋军疲惫不堪的现状。诗人不回避军事失利的现实,但更注重分析原因,提出"畜锐保城壁"、"守而勿追"的持久战略。

艺术手法上,诗人善用比喻,将边境小规模侵扰比作"蚊虻噆肤体",形象说明其不足为患。在情感表达上,从"侧身西望空凄凉"的无奈,到"临风欲寄鸟翼翔"的殷切,再到结尾对将领的期许,层层递进。

此诗体现了宋代文人"以文干政"的传统,展现了诗人作为文人的家国情怀和军事见解,其提出的固守策略与范仲淹"守策"思想相呼应,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