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梅尧臣
去年我何有,鸭脚赠远人。
人将比鹅毛,贵多不贵珍。
虽少未为贵,亦以知我贫。
至交不变旧,佳果幸及新。
穷坑我易满,分饷犹奉亲。
计料失广大,琐屑且沉沦。
何用报珠玉,千里来殷懃。
《依韵酬永叔示予银杏》赏析
这首酬答诗以银杏为媒介,展现了宋代文人间的真挚情谊。诗人通过"鸭脚"(银杏别称)这一寻常物象,构建起贫士之交的精神图景。
全诗可分为三个情感层次:前四句以自嘲口吻道出赠礼微薄,反用"千里送鹅毛"典故,凸显"贵多不贵珍"的世俗眼光;中间六句则转入对真挚友情的讴歌,"至交不变旧"与"穷坑易满"形成精神富足与物质匮乏的鲜明对比;末两句以反诘作结,将千里馈赠的情意与珠玉珍宝相较,升华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哲理。
诗中"鸭脚""鹅毛"等意象的巧妙运用,既保持唱和诗的典雅,又赋予生活气息。"虽少未为贵"与"亦以知我贫"的转折,更是道出了贫士交友的坦诚与尊严。全诗在平淡叙述中见深致,体现了宋诗"以俗为雅"的审美追求。
现代文译文: 去年我有什么呢? 只有银杏赠予远方的友人。 人们常将薄礼比作鹅毛, 看重数量却不重情真。 虽微薄算不得珍贵, 却能让你知我清贫。 真正的友谊历久弥新, 幸有新鲜的果实表寸心。 我这穷坑很容易填满, 分享馈赠如同侍奉至亲。 计较得失显得心胸狭隘, 拘泥琐事只会消沉。 何必用珠宝美玉回报, 这千里而来的殷切情意已胜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