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闻临淄公薨》宋梅尧臣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梅尧臣

《闻临淄公薨》原文

至和癸巳十二月兮,友人语我火犯房。芒射钩钤而拂上相兮,祸非弼臣谁可当。昨日闻太宰悟天道而畏忌兮,归卧其第三拜章。太宰既不得请而赐黄金百两以为寿兮,谏官御史犹击强。明年孟陬临淄公梦兮,果然邦国桡栋梁。岂无神医善药以起疾兮,固知禀命有短长。公自十三岁而先帝兮,谓肖九龄宜相唐。後由石渠凤阁禁林以登枢兮,俄佩相印居庙堂。出入藩辅留守两都兮,其民咏歌盈康庄。官为喉舌勋爵一品兮,经筵讲义尊萧匡。年逾顺耳不为夭兮,文字百卷存缣箱。子孙侁侁同雁行,二女贵婿富与杨。未知归葬何土乡,临川松柏安可忘。我为故吏摧肝肠,洒泪作雨春悲凉。精魄其归於天乎,必为星宿还高张。骨肌其归於土乎,必为蕙芷不灭香。墓碑墓铭谁能尽其美,我为欲传万古须欧阳。

现代文赏析、翻译

《闻临淄公薨》赏析与译文

赏析: 这首悼亡诗以天象异兆开篇,暗示临淄公之逝乃天意难违。诗人以"火犯房"星象起兴,将个人哀思与天人感应相融合,展现宋代士大夫特有的宇宙观。诗中通过"芒射钩钤"的天象、"神医善药"的无奈、"禀命短长"的哲思三重递进,完成对死亡必然性的诗性阐释。后半篇以"十三岁而先帝"为转折,用史诗笔法追述临淄公生平,从神童预言到相位显赫,从治政功绩到学术成就,构建起完整的贤相形象。结尾"精魄归天""骨肌归土"的阴阳对仗,既符合传统魂魄观念,又以"蕙芷不灭"的意象完成精神不朽的升华。末句"须欧阳"的特意点明,暗含对欧阳修文采的推崇,使悼亡之情兼具文坛佳话的韵味。

现代文译文:

至和二年寒冬腊月啊,友人告诉我火星侵入房宿天象。 光芒直射钩钤星又掠过丞相星官啊,这般灾祸若非辅政大臣谁能承当。 昨日听闻太宰参透天意心生敬畏啊,归家卧病仍三度上呈奏章。 太宰既未获准辞官反被赐百两黄金作寿礼啊,谏官御史依旧弹劾势强。 来年正月临淄公魂归梦境啊,果然国家折损了栋梁。 难道没有神医良药治愈疾病吗?我深知人寿本就有短长。 公自十三岁便得先帝赏识啊,说他似张九龄该当大唐宰相。 后来从石渠阁凤阁直入禁苑登上枢要啊,旋即佩戴相印位列朝堂。 出镇地方又留守东西两京啊,百姓颂歌声满康庄大道。 位居喉舌之职爵列一品啊,经筵讲学尊崇萧何匡衡之道。 年过七十不算早逝啊,文章百卷珍藏绢箱。 子孙济济如雁阵成行,两位千金嫁得富贵杨门郎。 不知归葬何处故乡,临川松柏怎敢相忘。 我作为旧属痛断肝肠,泪落如雨更添春寒凄凉。 那精魂想必归于苍穹吧?定会化作星辰永远高扬。 那躯体终将回归大地吧?必成香草芷兰永葆芬芳。 墓碑铭文谁能写尽美德?我想传颂万代须得欧阳。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