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杜荀鹤
岂为无心求上第,难安帝里为家贫。
江南江北闲为客,潮去潮来老却人。
两岸雨收莺语柳,一楼风满角吹春。
花前不独垂乡泪,曾是朱门寄食身。
《春日行次钱塘却寄台州姚中丞》现代文译文:
并非我不愿求取功名, 实因长安米贵难安身。 漂泊江南江北作闲客, 看潮起潮落催老行人。 雨后两岸黄莺啼新柳, 小楼角声里春风满襟。 花前落泪岂止为思乡? 想当年也曾寄食豪门。
赏析:
这首羁旅诗以深沉笔触勾勒出诗人漂泊的人生境遇。开篇"岂为无心"的反问,道出了寒门士子在科举与生计间的两难处境。"潮去潮来"的意象,既实写钱塘江景,又暗喻岁月流逝,与"老却人"形成时空的双重压迫感。
颈联笔锋陡转,以"莺语柳""角吹春"的明媚春光,反衬诗人内心的孤寂。尾联"花前垂泪"的细节尤为动人,将个人身世之悲(朱门寄食)与普遍乡愁糅合,使诗意升华。诗人善用对比手法,在此诗中通过空间(帝里/江湖)、时间(青春/衰老)、景物(春色/愁绪)的多重对照,构建出沉郁顿挫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