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程颢
睿祖开真宇,祥光下紫微。
威容凝粹穆,仙仗俨周围。
嗣圣严追奉,神游遂此归。
冕旒临秘殿,天日照西畿。
朱凤衔星盖,清童护玉衣。
鹤笙鸣远吹,珠蕊弄晴晖。
瑶草春常在,琼霜晓未晞。
木文灵像出,太一醴泉飞。
醮夕思飙驭,香晨望绛闱。
衰迟愧宫职,萧洒自忘机。
《代少卿和王宣徽游崇福宫》赏析
这首宫观游赏诗展现了诗人作为理学家的另一面——对道教神圣空间的诗意感知。全诗以崇福宫为观照对象,通过三重维度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宗教审美体验。
第一维度"圣域建构"(前八句)以"睿祖""紫微"等意象,将道教宫观升华为连接天人的神圣空间。诗人用"祥光""仙仗"等视觉意象与"凝粹穆"的触觉感受交织,形成通感式的神圣体验。其中"天日照西畿"一句,巧妙将自然光景转化为宗教启示。
第二维度"灵境游观"(中八句)转入动态描写,朱凤、清童、鹤笙等道教意象群构成流动的仙境画卷。"瑶草春常在"与"琼霜晓未晞"形成时空悖论,暗合道教永恒之境。太一醴泉的飞动意象,将宗教神秘感推向高潮。
第三维度"尘世感悟"(末四句)出现抒情转折。"飙驭""绛闱"的宗教向往与"衰迟愧宫职"的现实际遇形成张力,最终以"萧洒自忘机"的道家心境作结,完成从宗教体验到人生体悟的升华。
诗人在此诗中展现的,不仅是理学家对道教文化的兼容并蓄,更是宋代士大夫精神世界中儒道互补的典型例证。精密的对仗与流动的意象之间,暗藏着北宋文人特有的宗教审美情趣。
现代文译文: 圣明的先祖开辟这神圣殿宇, 祥瑞的光辉自紫微星降临。 威严的仪容凝结纯正肃穆, 神仙的仪仗庄严列队周巡。 继承大统者虔诚追思供奉, 神魂游历终回归此圣境。 冠冕垂旒来到隐秘殿堂, 天日光辉照耀京西大地。 朱红凤凰衔着星斗华盖, 清秀童子护卫玉饰仙衣。 鹤形笙箫奏响远方曲调, 珠玉花蕊戏弄晴日光晖。 仙草瑶芳永远保持春色, 美玉般晨霜未待晒干。 木纹显现出灵异神像, 太一神泉喷涌飞溅。 斋醮之夜思念乘风御气, 焚香清晨眺望深红宫门。 衰老迟钝愧对宫中职务, 潇洒自在忘却世俗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