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魏晋] 曹植
于穆圣皇。
仁畅惠渥。
辞献减膳。
以服鳏独。
和气致祥。
时雨渗漉。
野草萌变。
化成喜谷。
《时雨讴》现代文译文:
啊!庄严圣明的君王, 仁德如春风般畅达,恩惠似甘霖般丰沛。 他拒绝珍馐,减省膳食, 只为抚恤鳏寡孤独之人。 祥和之气引来祥瑞征兆, 应时的雨水渗透大地。 荒野的草木萌发新芽, 化作令人欣喜的丰收谷物。
赏析:
这首四言乐府诗展现了诗人作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的独特艺术风格。诗人以"时雨"为意象,构建了一幅天人感应的理想政治图景。
艺术特色上,诗人采用"穆圣皇-仁惠-减膳-济困"的递进式结构,通过君王的德行修养、惠民政策到自然祥瑞的连锁反应,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渗漉"二字尤为精妙,既写雨水渗透之态,又暗喻德政润物无声。
思想内涵方面,诗歌体现了儒家"仁政"思想与天人感应观念的结合。君王通过克己爱人("辞献减膳")的德行,感召自然祥瑞("和气致祥"),最终实现"野草化谷"的奇迹,这既是农业社会的最高理想,也是诗人政治理想的诗意呈现。
历史背景中,此诗可能作于诗人后期,表面颂圣实则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将"鳏独"与"喜谷"并置,暗示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这种以颂为谏的手法,展现了建安文人"雅好慷慨"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