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梅尧臣
一日复一日,一朝复一昏。
来新去成故,俯仰变凉温。
有贵则有贱,未若贱常存。
骍牛慕孤㹠,黄犬悲东门。
祸福相为基,损益不复言。
吾祖入吴市,应龙非伏辕。
现代文译文:
一日复一日,早晨复又一昏。新的来去是故旧,短暂的人生变化中。 贵贱随时更迭,但贱者的身影始终不败。正如公牛慕求孤㹠的生活,又如黄犬悲哀于春秋时的东门。
祸福是相连的,有无间的相生相长,福未必是真福,祸也不全是祸害。看那秦国先祖入主楚国都城的时候,虽然危险无比却能有幸保存自己本来的威武气质,好像那不是出自自驾车辕的良马,如同眼前仰望那翩翩翻飞飞龙时的远古的应龙(这里取应龙的独角玄龙含义),来以此形象的指出生活中的遭遇其实是人生的复辟性和存在的危险性也是有一定正反面性质构成的,符合有光才有影这一自然法则。
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梅尧臣模仿阮籍《咏怀》所作。阮籍作《咏怀》诗十八首,多以古人典故自喻,抒发感慨。梅尧臣此篇也是仿其体,咏阮籍之意,然内容自成一体,非阮籍之作可尽窥也。其中体现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有贵则有贱,未若贱常存”,则显然具有那些退隐以自保的高士名流的思想特点。“吾祖入吴市,应龙非伏辕”的结体亦可谓匠心独运、绝处逢生之笔。所谓“应龙非伏辕”是借用战国时苏秦以龙比君、以骥马比臣的比喻来委婉表达自己处世的态度。梅尧臣在这首诗中以阮步兵自况,抒发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诗中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慨叹,蕴含着深刻的禅意和人生哲理,表现了人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助、无奈的情绪,可谓是一种精神的“沉沦”,人仿佛成为生活的奴隶,“俯仰之间”,错位已然发生,“忽魂悸以魄动”,由此也可体会人在宇宙万物包围和压缩之下的孤立和无助。而这一切都是人在自身无可选择的环境里所做的无能为力的自我调侃和安慰。“骍牛慕孤㹠,黄犬悲东门”是以牛和狗的命运寓示人世无常和祸福相因。人生的富贵荣华一如牛之慕孤㹠的生活、黄犬在春秋时的悲叫一般平常而无意义。祸福相因也表明人应该有从根本上看待生活的态度。“应龙非伏辕”则是委婉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以及不甘与世俗同醉而醒的精神面貌。这也可以看作是作者的人生追求和目标了。整体来看,这首诗可以说将古人古事为自我解嘲,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也大抵如此了。梅尧臣的这首诗可以说是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自我无助等情绪的一种深刻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