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书事和韩子华舍人》宋梅尧臣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梅尧臣

《书事和韩子华舍人》原文

见凭蝴蝶过墙飞,却梦翩然入绮闱。

欲扑翅轻萦不住,觉时疑有粉沾衣。

现代文赏析、翻译

这首诗把眼前蝴蝶在帷帐中翩飞而上的景象同主人公的心理感受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起句“见凭蝴蝶过墙飞”,很有特色。在粉墙之上轻翩飞舞的蝴蝶,向读者暗示着迷人的春景,但这里却不再满足于描绘自然景色本身的美妙。语意的转折点,揭示了作者由于沉浸于美景之中,思绪感到异常复杂、多变的心理因素。“却梦蹁跹入绮闱”二句紧接前文,说自己的思绪,居然在蝴蝶翻飞的情景中萌发出更为丰富多彩的内容来:“欲扑翅轻萦不住”,“萦”,指轻风拂绕;舞蝶翅膀扑动时其舞动扑挠之力若随风萦起不断之飘带般不止。这里是进入了一种假设情景以状纷起之遐思:试把轻风吹起象蝶腰不断的纷披衣裙起舞一样的画面用文字固定下来,于是便有了扑打不住的轻盈的翅膀和翩翩舞动的蝴蝶,但毕竟是梦境,虚幻而美妙。然而这只是虚境,由于从实景生发出来,故同时又寓实有深意。这一句很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心理矛盾:既感到美妙,又觉得无由实现,在纷乱的想象中生出淡淡的怅惘。正是这种心理矛盾,引出了结联“觉时疑有粉沾衣”一句。

“觉时”,指梦醒之时。梦醒之后,诗人还以为是真事,感到惊异和惆怅。这里一方面说明诗人的感受敏锐,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与现实有一定距离。“疑有粉沾衣”的“疑”字,也说明他并未完全沉入现实的境地。这一句与上句相呼应,使上下句勾连为一有机整体。

诗人在艺术处理上的另一特色是炼字精工。蝴蝶飞舞时那色彩艳丽的粉翅在日光下映照,使诗人产生了幻觉,作者用“萦”字准确地刻画了这一情景。同时,“欲扑”、“疑有”等字的运用,也显得真切、自然,从而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量。

诗是和韵而作,但在艺术上并不输于原作。其特点是构思别致。以蝴蝶飞舞的情景为衬托,抒写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在表现上则运用了虚实结合和对比映照的方法。作品虽然着墨不多,但写得细腻传神,含蓄婉转,很能见出作者的艺术功力。

现代文译文:

看到蝴蝶轻盈地飞过院墙,在绮丽的帷帐内也做出翩然飞舞的姿态。想要追逐那轻盈的蝴蝶却怎么也萦绕不住,醒来时发现衣襟上似乎沾染上了粉翅的碎屑。这或许只是春日的美梦,却也寄托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