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梅尧臣
百两礼将陈,王家集上宾。
花光浓照席,烛艳暖回春。
已接冰壶润,宁辞翠斝醇。
自惭持短调,重对玉堂人。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诗是梅尧臣为好友李端明结婚而作的贺诗。李端明即李格非,与梅尧臣交谊很深。此诗写花烛宴会情景,突出表现了新人的风度。
首联写花烛宴会按礼进行。“百两”本指百辆仪仗,此处借指众多宾客,其中“王家”当是李格非的亲友。“集上宾”三字,表现了梅尧臣对李格非的器重。
颔联写花烛宴会上的盛况。“花光浓照席”写实,描绘出花烛宴会上的繁花似锦、流光溢彩。“烛艳暖回春”写虚,即酒宴带来的暖意融融的春天气息。花光、烛焰交相辉映,不仅给室内带来了春意,还给人以美的享受。
颈联继续写花烛宴会的润泽与醇香。“冰壶”指酒器,“翠釽”即翠玉杯。“已接冰壶润”是说酒的清润。“宁辞翠釽醇”是说大家不拒绝这美酒的醇香。这两句写出了宾客们陶醉在花烛酒宴之中,增添了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尾联写梅尧臣自愧才短,不能写出新人的美好风度。“重对玉堂人”中的“玉堂”是“玉堂学士”的省称,此处是对李格非的赞誉。
这首诗表现了梅、李二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和对新人花烛之夜的祝福,风格清丽典雅。诗中的春意、爱情、祝愿尽在不言之中。读之令人感到轻松愉快,温暖如沐春风。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想到的译文可能会破坏诗歌原有的意境和美感,因此未能翻译。但是我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在婚礼的花烛宴上,众多宾客云集,人人皆为上宾。花光满席,艳丽照人,烛焰摇曳,温热如春。美酒润泽如冰壶,美玉杯中酒醇厚,众人欣然享受,无人辞却。我自愧才短,不能写出新人的美好风度,只能再次用诗歌赞誉这位玉堂学士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