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杜鹃》宋梅尧臣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梅尧臣

《杜鹃》原文

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鹃。

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

月树啼方急,山房客未眠。

还将口中血,滴向野花鲜。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杜鹃》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一首诗,它以杜鹃鸟为题材,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叹和对历史的思考。杜鹃,作为一种常见的鸟类,其独特的鸣叫声和顽强的生命力,常常引发人们的思考。

首句“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鹃”直接点明主题,蜀帝何年魄,指的是杜鹃鸟是从哪个帝王之魄化生而来。蜀帝是传说中五代时期蜀国的君主,他亡国之后化为杜鹃鸟。诗人在此借杜鹃的来源,表达了杜鹃鸟生命的久远和顽强。

“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则是对杜鹃鸟鸣叫声的描绘,“不如归去”是杜鹃鸟的叫声,它代表着对伴侣或子女的思念和呼唤,而这种叫声自古以来就广为流传。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杜鹃鸟的深情和敬意。

“月树啼方急,山房客未眠”是诗的尾联,它描绘了月夜中杜鹃鸟急切的鸣叫声,使得山房中的客人无法入睡。这种景象引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最后,“还将口中血,滴向野花鲜”更是以强烈的画面感展现了杜鹃鸟为繁衍生息不惜付出生命的顽强精神。这种牺牲自我、传承生命的象征在诗人笔下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入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敬意和对历史的敬仰。梅尧臣用简洁、明了的诗句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使人读后深受启发。

希望这个回答您能满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