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梅尧臣
轻车驰入关,秋色秦山厚。
太华如相欣,高峰招以手。
千古此路中,岂不名宦有。
何日历陇城,旧羌迎马首。
铜盘荐酥酪,皮服行牛酒。
边风与边月,冷落谙应久。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送陕西提刑陆介夫学士》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描绘了陆介夫即将前往陕西赴任的壮丽秋景,展现了边疆地区的壮美和豪情。同时,诗中还流露出诗人对陆介夫的深厚期望,以及对边疆百姓生活的关注和担忧。
首句“轻车驰入关,秋色秦山厚”描绘了陆介夫轻车简从,威风凛凛地进入了西北的要塞之地——秦关,迎来了辽阔秋色的画面,诗意开张,略无涩碍。“秦山”显然不仅是一种实在的地名,也可能表达诗人对疆土的眷念与对于英烈守士追悼赞扬,别寓寄托。“太华”二句更推进一层,把对陆介夫的期望推向高峰。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华山好像在欢欣鼓舞迎接着陆介夫的到来,又伸出双手欢迎他的光临。华山千古如斯,而陆介夫则肩负着朝廷的重任,将要踏上这一岗位,诗人用此象征陆介夫在陕西的使命重大,意义深远。
“何日历陇城,旧羌迎马首。”两句言路途遥远,何时能到达陇西城,那里早有准备的旧羌人将会迎候他的到来。既表达了对陆介夫出使边疆的豪迈气概的赞美,又体现出诗人对边疆百姓生活的关注和担忧。
“铜盘荐酥酪,皮服行牛酒。”两句写边疆犒赏将士的场面。这里用“铜盘”象征丰盛的食物,“酥酪”象征边疆少数民族的饮食,“皮服”象征边疆地区气候寒冷。诗人想象陆介夫与边疆将士同甘共苦,体现了一种深厚的关怀和期待。
最后两句,“边风与边月”承上启下,是全诗感情的高潮。“冷落谙应久”,陆介夫在边疆的时间很长,对于边疆生活的冷落情景应该是非常熟悉的。这一句既表达了对陆介夫的同情,也表达了对边疆生活的关注和担忧。
整首诗以送别为题,以秋色为背景,以边疆为舞台,以豪迈、关怀、担忧为主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边疆画卷。同时,诗中对于陆介夫的重托和期望,对于边疆生活的关注和担忧,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
以上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至于现代文译文,由于古诗的意象和现代文有所不同,我尽量将古诗的意境和情感用现代语言表达出来:
一辆轻便的车驶入雄关,秋色满目,秦山厚重。太华山如老友相迎,高峰伸出双手。此去路途漫长,但你定能名扬边郡。何时经过陇西城,旧羌人必将迎你。
铜盘上将摆满美食,酥酪香气四溢,皮服之民共你共饮。边风凛冽,边月朦胧,你熟悉这冷寂已久。这首译文尽力还原了诗中的情感和画面,希望能帮助你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