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梅尧臣
姑苏台上麋鹿嚎,夫差城中楼观高。
荒榛尽已付明月,万古愤怒空秋涛。
吴亡越霸能几日,後世扰扰犹鸿毛。
孟轲善养浩然气,充塞天地无饥嗷。
慕而为堂亦有意,不学屈子成离骚。
题目:《苏州曹琰虞部浩然堂》
悠远的鹿鸣从姑苏台上传来,思绪流转在这城墙高筑的地方。一时的辉煌变为荒芜的榛子林,一切付给了寂静的明月。古今往事似乎被千年秋涛淹没,曾经的愤怒已随风消散。
吴越争霸的英勇历史只是瞬息,然而后世的纷扰纷繁依旧如鸿毛。社会风气需由仁德正气引导,万物需要关爱而并非空洞地强调救济。因此,那些深思熟虑的举措,仿效孟子培养浩然之气,希望它充塞天地,使世界不再有饥饿和哀号。
这首诗以苏州曹琰虞部浩然堂为背景,通过描绘历史的辉煌与荒芜,表达了对道德与仁爱的追求。诗人借古讽今,以吴越争霸的历史反思当下的社会状况,对和平、公正和仁爱充满向往。诗人以自然景物和历史记忆为引子,阐发人道主义思想,充满哲理与情感。
此外,诗人通过对孟子的崇敬和对屈原的独特解读,表达了对道德和正义的坚守。他倡导培养浩然之气,使世界充满爱与和平,这与诗人自身的情感和价值观紧密相连。诗中的“慕而为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道德和正义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公正和仁爱的向往,以及对道德和正义的坚守。通过诗人的视角和情感,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人道主义的追求。